另一種方法是把核廢料埋入海底,即在海底打一口豎井,把裝有核廢料的合金箱子裝在井裏,然後再用混凝土密封起來。
還有一種方法是把核廢料用火箭發射到太空去。由於發射高度達3000千米,因此核廢料就會離開地球,從而不再危及人類的健康。
第一顆原子彈是怎樣誕生的?
1942年6月,原子彈的總設計師奧本海默受命主持這項工作,這項計劃稱為“V計劃”,是整個工作的核心部分。1942年10月,格羅夫斯在新墨西哥州的荒原上選擇了一個偏僻地區,修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中心。在這裏的工作是史無前例的,它聚集了大批的土木工程師、冶金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和軍人。這裏交通不便,生活艱苦,實際上已經與世隔絕,他們的妻子僅知道丈夫唯一的地址是:美國陸軍郵政信箱1663號。他們在奧本海默的領導下,通力合作,終於在1945年7月初製成了兩枚原子彈,其中一枚裝料為鈾-235,另一枚為環-239。不久,第三枚核彈也降生了。它們的代號分別為“小男孩”、“大男孩”、“胖子”。為製作這3顆原子彈,美國總共動用了約10萬名科技人員和工人,政府撥款一再追加,最後共耗費了20多億美元。
另類武器
隱藏的“樹葉”
草叢中散落的一片樹葉定然引不起你多大的興趣,可是你會想到嗎,它竟是一顆地雷。這就是樹葉雷,又稱布袋雷。它的形狀和顏色極像樹葉,重量僅為50~70克,內部卻裝有30~50克高級炸藥。樹葉雷由雷殼、裝藥、摩擦片3部分組成。雙層布袋的雷殼,有方形和扇形兩種,外塗綠、黃、白等多種顏色。由於外表特殊,它通常被撒在雜草、灌木叢裏,隱蔽性很強。單單用肉眼,人們的確難以辨別它的真麵目。
穿腳的“鐵釘”
英軍研製了一種地雷,其彈鬥部就是一顆子彈,形如鐵釘。設置時,彈頭朝上,往地上一插,微露地麵就行。這個布設過程看似簡單,可要是哪個倒黴鬼踏上了它,彈頭就會直射而出,擊穿腳掌。另外,越軍也裝備了一種子彈雷。這種雷不包括子彈全重160克,配有壓發引線,當雷上的壓力為98~294牛時,就會起爆並射出子彈。子彈射出後,還能再裝彈使用。子彈雷的好處在於結構簡單、設置容易,同時也便於偽裝,常常布設在小徑、田埂、堤壩上,並多和竹簽、防步兵陷阱等障礙物混合使用。
多腿的“蜘蛛”
一般絆發反步兵地雷上僅有1~2根絆線,可是美軍研製的一種形狀很像蜘蛛的BLU-42/B型反步兵地雷,卻有8根絆線。這8根絆線形同蜘蛛的8條腿,隻要觸動其中1根,都會引起爆炸,因而命中率大大提高。蜘蛛雷裝有60克TNT與黑索金組成的混合炸藥,全重470克,配有觸發引線。空投落地後,它就像隻大蜘蛛。一旦爆炸,雷殼會形成數百個米粒大小的殺傷破片,其密集殺傷半徑可達8米。
會叫的“鉛筆”
你見過會叫的雷嗎?俄軍就有一種會叫的CM信號雷。它重400克,直徑25毫米,長320毫米,看上去像枝鉛筆。CM的雷體上有個噪音發生器和一個閃爍火焰裝置。當絆線拉發引信後,噪音發生器便會發出能持續8~10秒的汽笛叫聲,然後發射出一股高達5米、能持續穩定10~12秒的閃爍火焰。戰場上,它能起到戰鬥警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