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核專家針對核彈頭的銷毀,提出了種種方案。但目前還沒有一種十分安全可靠的,既可以防止核武器的擴散,又不汙染環境的辦法。
為什麼生化武器更可怕?
生化武器是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總稱。化學武器是一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它以化學毒劑來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或牽製對方軍事行動。常見的化學武器有化學炮、地雷、毒煙等。
化學武器的使用,使受害者痛苦不堪,可以給呼吸係統、神經係統、皮膚等造成巨大的傷害。因其野蠻與不人道,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受到輿論與道義的遣責。
生物武器又叫基因武器,在生物遺傳工程技術的基礎上,用人為的方法,按照軍事的需要,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複製大量致病微生物的遺傳基因,並製成生物戰所用的製劑,將其放入施放裝置內,就構成了基因武器。
與現代化武器相比,生物武器除具有不易防禦和被害後難以治療等特點以外,還有成本低、易製造、使用方便、殺傷力大等優勢。
生物武器可以用人工、普通火炮、軍艦、飛機、氣球或導彈進行釋放,可以投在對方的前線、後方、江河湖泊、城市和交通要道,使疾病迅速傳播。
發展生物武器可能產生一些人類在已有技術條件下難以對付的致病微生物,從而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且危害作用持久。
所以世界各國人民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都應該致力於反生化戰。
基因武器為什麼特別可怕?
基因武器是利用生物遺傳特性而研製的一種新概念武器。這種武器對人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遠遠超過核武器的威力。
在製造基因武器時,技術人員把地球上能夠使人得病、致死的生物排列出來,然後有選擇地把這些生物細胞中的部分脫氧核糖核酸分離出來,相互拚接,創造出一種新的生物。新的生物通過細胞遺傳功能具備了兩種以上生物的基本特性,它對人的殺傷力,既難預防,又難控製。比如,把感冒病毒與眼鏡蛇的基因拚接,就會產生一種新的病毒,人一旦受到它的侵害,不僅出現感冒症狀,而且會出現被蛇咬傷的中毒特性。如果解不開它的遺傳密碼,就無法進行治療,隻好坐以待斃。
基因武器是相當可怕的,一旦被投入實戰,人類就會麵臨空前的浩劫。因此,許多有識之士強烈呼籲:一定要銷毀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有哪些特點?
基因是細胞核中起遺傳作用的物質,生物特性能靠基因代代遺傳。若給基因武器下個簡單的定義,就是: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按設計者的需要,通過基因重組,把一些特殊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微生物體內,而製造出新一代生物戰劑。
基因武器與常規武器及核武器相比,具有四個鮮明的特點。
巨大的殺傷威力
基因武器巨大的殺傷威力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致死率高,二是殺傷麵積廣。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一個測算,1架戰略轟炸機對完全沒有防護的人群進行襲擊所造成的殺傷麵積是:100萬噸TNT當量的核武器為300平方千米;10噸普通生物戰劑可達10萬平方千米,而基因武器的殺傷力要超過普通生物戰劑的十倍甚至上百倍!
低生產成本
基因武器不僅生產成本低,而且可利用的物種資源非常豐富。據統計,用5000萬美元建造一個基因武器庫,其殺傷力遠遠超過花費50億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庫。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十多種微生物的基因組全序列已經發表,每組基因的費用僅為300美元。
超級精確化
基因武器所具備的精確的敵我分辨能力,更是其他武器難以企及的。如基因武器能針對某種人(或動物)的基因密碼特征去殺傷這類人而不傷及其他人。稍稍值得寬慰的是,西方情報機構和軍方的科學家一致認為,此類基因武器在短期內還不會變為現實,人們目前還不具備對病毒或細菌進行武器化處理,使其能夠區分不同人種的技術。
使用簡易、難於防禦、受害後難以治療
基因武器可以用人工、普通火炮、軍艦、飛機、氣球或導彈進行施放。可以投在敵對方的前線、後方、江河湖泊、城市和交通要衝使疫病迅速傳播。同時,受害人群的臨床表現與某種病毒基因之間的聯係很難確定,特種病毒的抗生素更是難以在短期內研製生產出來。這些都使治療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