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我們的環境(3)(1 / 3)

來自氣候變暖的最大威脅要算冰川融化導致的海平麵上升。氣溫升高,南北兩極的天然冰庫和中低緯度高山上的冰雪就會融化,海水本身也會產生熱膨脹,這都將導致海平麵的上升。據預測,如果平均氣溫上升1.5~4.5℃的話,海平麵將上升25~100厘米。海平麵的上升除了淹沒沿海低地外,海底地震和海洋風暴會隨之增加,海洋潮汐也將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將直接影響到目前生活在沿海60千米範圍內的10多億人口,世界上30%的大城市,將受到海潮的威脅,許多島嶼將從地圖上消失。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造成的災難。因此,控製廢氣排放,減少礦物燃料的使用,大力開展植樹造林,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才能有效地抑製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為什麼說噪聲也是一種汙染?

噪聲是大家都不需要的聲音。不論是機器發出的聲音,還是音樂,隻要令人生厭,對人們形成幹擾,就被稱為噪聲。噪聲會嚴重幹擾中樞神經的正常功能,使人神經衰弱、消化不良,以至惡心、嘔(ǒu)吐、頭痛。它還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使人不易入睡,容易驚醒,產生吵鬧或者煩躁等不愉快的感覺。它對腦力勞動者和病人的影響就更大了。所以,噪聲是一種汙染。

聲音的強度可以用“分貝”作為單位,超過60分貝的噪聲就會對人體產生種種危害。

森林為什麼能淨化廢水?

廢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磷、鉀、鈣、鎂等礦物質,它們是樹木生長不可缺少的養料。廢水中的細菌和病毒隨著廢水進入森林後,被吸附於地表,土壤中有它們的天敵;許多樹木能分泌大量的植物殺菌素,一旦有細菌和病毒闖入它們的領地,便會被就地殲滅;爬上枯草、樹木的病原體,也逃脫不了紫外線和殺菌素的攻擊。經過幾番“圍剿(jiǎo)”,廢水中的細菌、病毒就被消滅得差不多了,這些水再從森林中流向江河湖泊或滲透到地下,就不會汙染環境了。

為什麼要保護地下水?

地下水不同於地表水,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麵:一是地下水在地下不聲不響地流動,不直接接受大氣降水,因此,地下水的自淨能力差。二是地下水潛藏在地下,不接觸外界環境,不接觸陽光,曝曬淨化和生物淨化的過程都難以進行。地下水一旦受到汙染,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複到原來的清潔狀態。所以保護地下水就顯得尤為重要,保護地下水,就是保護我們自身的生存環境。

為什麼不能隨便焚燒枯枝落葉?

枯枝落葉等垃圾在焚(fén)燒時,都不能完全燃燒。它們一邊燃燒,一邊向大氣排放多種有害物質,其中包含氣體、液體和固體。氣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氮氧化物、硫化氫(qīng)、甲烷(wán)、甲醛(quán)、丙烯(xī)醛等。燃燒時產生的煙有辛辣的臭味,會使人流淚,這就是丙烯醛在起作用。

這些物質往往附著在煙塵微粒上,隨風進入大氣,再進入人的肺部,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如果這些飄浮在大氣中的有毒物質隨雨雪降到地麵,還會汙染水和土壤。

此外,大量焚燒枯枝落葉,還會使土壤中的有機物含量減少,造成土壤板結、沙化,逐漸變得貧瘠(jí)。

為什麼不能亂扔薄塑料袋?

塑(sù)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成本低等優點,自從問世以來,被廣泛地用於工業、農業、生活中,深受人們的歡迎。1952年,美國首先將地膜應用在農作物的栽培上,獲得了作物早熟、高產的顯著效果。於是,塑料地膜作為農作物栽培的一項科學技術發明,很快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廣,被譽為農業科技領域的一場偉大的“白色革命”。塑料包裝材料也以其特有的優點著稱於世,用量呈逐年增長趨勢,1990年到1995年年平均增長率為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