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熱心的高洋(3 / 3)

兩撥示威人群在周圍機械警察的保護下,正在立法院門口表達要開車的訴求。訴求的目標雖然一致,但理由卻完全不同,一邊為吃飯養家的明顯是出租司機,貨車司機,快遞老哥們;另一邊卻完全是為了滿足開車帶來的快樂享受的時尚青年。

一輛電動滑板車從高洋後麵繞到他麵前。車上立著一個十八九歲少年,身穿銀色紅色相間的金屬太空衣,頭戴一個誇張的斯巴達克戰士式銀色頭盔,手上拿一套同樣的裝束。

“嘿,哥們兒,你是那邊還是這邊的?”少年向中年人那邊嚕嚕嘴,對高洋說道。

在高洋不知如何回答之際,少年把手上服裝以及一塊像布一樣柔軟的顯示屏遞給他,“要是這邊的,把這個換上。”

“不,不,我是過路的。”高洋向後退著推辭。少年“嗖”一轉身飛快滑走了。

自人工智能開始接管無人駕駛以來,人類與人工智能在爭奪駕駛權領域進行了長期的合作與對抗。最初的無人汽車還保留了人工操作功能,實行人和智能機器兩套駕駛模式並行。很快人工智能開始抱怨,因為人的大腦並未與智能機器聯通,而無人駕駛車完全是由後台人工智能平台自動控製的。每一台車都與後台人工智能平台無縫聯接。為保障絕對安全,還設置了一套備用係統。後台的人工智能平台還以萬物互聯方式與所有道路,路邊設施,建築,甚至每棟建築的每一間房屋都互相連接著,高速運算著每一輛車的精確位置,道路瞬時通行狀況,以及下一秒的演變狀況。這就相當於每一輛車“腦”裏都裝有一個數字地球表麵的交通動態圖。所以,完全由人工智能駕馭,可充分利用通行資源,且能高速運轉。而人類與智能駕駛混合運行,常常因人腦反應不及電腦,導致道路事故頻發,道路通行效率下降。

接著相關部門立法取消了人類與智能駕駛並行的安排。這一政策導致大量司機失業,社會就業壓力空前巨大。立法部門在人類持續抗議的堅持下,修改了相關政策。又開始實施人類與智能機器共享駕駛權的政策。但人工智能有強製關閉人類駕駛的操作權。這一政策實施的後果同樣導致了人類在駕駛領域節節敗退。人類的駕駛權基本隻落實在法律條文中,隻存在理論上的操作性。於是人類爭取駕駛權的抗議活動一直沒有中斷。更讓人類抱怨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喪失駕駛權領域不斷擴大,延伸到陸海空所有領域。人類要想駕駛,隻能在遊戲的虛擬世界中,或者在實體遊樂場極小空間的賽道上去體驗。對於喜歡玩賽車的年輕人來說,遊樂場的體驗就像嬰兒開車,完全沒有駕駛的快感和樂趣。而對於眾多依靠駕駛技術謀生的普通司機來說,失業帶來了更大的痛苦。

高洋能體會到人類失去駕駛權的感受,要麼失去了很大一個快樂來源,要麼失去了掙錢養家的機會。總的來說,人類失去的更多一些。所以從心理上他是認同這些抗議者的。

他快步穿過抗議人群,轉到國家人腦智慧研究中心後門那條街。這條街道不是正馬路,道不寬,一溜的餐館。有川菜,東北菜,蘭州拉麵,潮汕風味……,個個都裝修得很幹淨整潔,不似早些年油膩膩的樣子。這年頭溫飽早就已經不是人們考慮的事了,開餐館的必須要提高服務水準,裝修環境也是其中一環。高洋第一次約蘇昕吃飯,不知道人家口味。他想起聽人說過,不知道口味就找川菜館,所以就選了頭裏數過來的第三家。那是一家川菜館。他進門後,選了一個讓人好找的座位。坐定之後,開始聯係蘇昕。

蘇昕正要下樓去吃飯,有人請客,她欣然接受了邀請。況且她覺得那天與高洋聊得挺長見識的,也希望有機會能再跟他聚聚。

蘇昕進了餐館就看見高洋在向她招手。她走過去,高洋微笑著起身,和她握了一下手,兩人麵對麵坐下。

“高洋,謝謝啊,把我從我們餐廳難吃的食物中解救出來。”

“不好意思,臨時約你,今天剛巧路過你們中心,正好也是飯點,就想著試試看你能否賞光共進午餐。沒有想到,挺幸運的,我還要謝謝你呢。”高洋解釋著。

兩菜一湯上桌,話題先圍繞著剛才路上看到的抗議活動聊上了。高洋先東拉西扯一番,然後向蘇昕說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蘇昕聽到高洋為了讓自己公司接收馬克,甚至不惜主動提出降薪,大為感動。沒想到高洋那理工男傲氣凜凜的外表下,還有一顆誠意深厚熱心助人的心。

蘇昕知道自己在中心其實人微言輕,幫上忙的可能性不大。但受高洋這顆熱心腸的感染,她也大膽接受了高洋的委托,決定盡力幫幫忙。

下午上班後蘇昕就打聽到了中心今年招聘計劃,算法工程師職位擬招聘三十名應屆畢業生。好消息是這次招錄向社會敞開,不限於已在研究中心實習的同學,壞消息是維登人有優先錄取權。

高洋及時得到了蘇昕發來的信息,立即就用外部個人通信工具聯係了馬克。從今天早上起,實習生們在公司的id就已經全部停用了。他們進不了公司,也不能再使用公司的辦公信息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