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笑占首席
清末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公元1837-1909年)新任兩江總督時,一次微服私訪一位同窗好友。這位好友又請他一起去參加鬆江(今上海市鬆江縣)知府的壽宴。壽宴開始入席時,張之洞毫不客氣地坐在首席,眾賓客大驚,知府更是惱火,他指著桌上一道菜,出了一聯:“鱸魚四鰓,獨占鬆江一府。”自詡“鱸魚”,暗示他是鬆江土皇帝。張之洞聞言,並沒有怨怒,一邊笑著一邊指著桌上的另一道菜說:“螃蟹八足,橫行天下九洲。”知府聞此大吃一驚,忙打聽此人是誰,原來是兩江總督,急忙賠罪,恭請上座。
王凡九施計戒怪癖
清朝末年,湖南洞口縣有個財主姓張名有財。張財主愛聽故事,已成癖好,一扯半天,沒完沒了。一般平民百姓都要做事才能養家,那有閑功夫去陪他聊天,所以,見了他都敬而遠之。張財主見沒人給他講故事,就越發煩悶,一天午飯後,他對村裏人說:“我花錢請人講故事,講得好,除了管酒管飯,還給一兩銀子。”有個叫王凡九的私塾教師說:“我會講故事,保證你愛聽,工錢不要,但這故事很長,在講之前,我想喝口茶,潤潤嗓子!”
王凡九喝完茶,開始講起故事來。“從前,有個財主,家裏有許多穀倉。有一個穀倉被老鼠咬了個洞,那老鼠天天鑽進去銜穀子。銜了一粒,又銜一粒;銜了一粒,又銜了一粒;……”張財主問:“怎麼老是銜了一粒又一粒?”王凡九說:“老鼠銜完這一倉穀大概要七七四十九年,還早著呢,你別打斷,聽我繼續講”。接著又說:“銜了一粒,又銜了一粒……”
張財主聽得不耐煩了,嚷嚷道:“算了,我再也不聽了。”
周小泉誆巴登
清朝末年,外國傳教士巴登偷了北京護國寺的一尊瓷觀音,這瓷觀音是明代雕匠的佳作,是國寶。來京傳藝的景德鎮名雕瓷藝人周小泉,常去護國寺,多次見過那尊瓷觀音,決心要討還國寶。
幾天後,他到教堂訪巴登,拿出一尊瓷觀音給巴登看。巴登拿出自己偷來的瓷觀音一比,竟是一模一樣,便想買下。周小泉說:“你想配成對,隻需付1000兩黃金。”巴登嫌太貴,周小泉趁他倒酒不注意,將真假瓷觀音換了位置,後來,抱起真觀音轉身就走。
巴登在周小泉走後,又仔細欣賞起瓷觀音來,他拿起放大鏡在欣賞瓷雕細部時,發現瓷觀音眼裏刻著“大清周小泉製”
六個蠅頭小字,氣得直跺腳。
巴登跑到官府告周小泉偷了他花一千兩黃金買來的瓷觀音,還用錢賄賂了審案的官吏。貪官知道巴登是個大酒鬼,就荒唐地宣布:“兩人比喝酒,誰喝得多,就把真的判給誰。”
比賽那天,周小泉拎著一把大酒壺來了,打滿後,和巴登各喝了十幾碗,一壺酒喝光後,周小泉的徒弟又去灌滿酒。喝了三大壺後,巴登已醉得如爛泥,而周小泉卻麵不改色,貪官隻得把真觀音判給了周小泉,周小泉把它還給了護國寺。
周小泉是個酒徒嗎?不是的。原來,周小泉的那把大酒壺是特製的,有兩層,內層裝酒,外層裝水。壺把上兩個小孔,分別連接著內外層,壺嘴也連著內外層。如果用手按住上麵的小孔,隻能倒出酒來;如果按住下麵的小孔,隻能倒出水來。
實際上,周小泉喝的是水,巴登喝的是酒,貪婪的傳教士又一次敗在聰明的周小泉手裏。
小蔡鍔智答試題
蔡鍔(公元1882-1916年),湖南邵陽人,護國軍將領,是討伐袁世凱的主要人物。蔡鍔自小聰穎,7歲時隨父親到離家30多裏的邵陽城求學。考官們和應試的青少年看到小蔡鍔是被父親扛在肩上走進考場的,都很不以為然。
主考官問:“你既來應試,為何‘子騎父當馬’?”
小蔡鍔不加思索地答道:“隻因‘父願子成龍’!”
接著,主考官提了好幾個問題,小蔡鍔都一一作答,回答得很正確,全場不禁讚歎。
主考官突然大聲道:“考生圍城牆走三圈!”
小蔡鍔開始一愣,不知該怎麼辦。但機靈的小蔡鍔,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圍著主考官的公案轉了一圈,然後跪在主考官麵前:“啟稟大人,一圈成功。”主考官把小蔡鍔扶了起來,滿麵笑容地說:“好孩子,你真聰明!”
在場的考官問主考官:“小蔡鍔繞你轉一圈,就說是圍城牆轉了一圈,是怎麼回事呀?”主考官說:“我乃一城之主,本官公案勝過城牆,小蔡鍔圍公案走一圈,已勝過走三圈城牆了。”考官們聽後都豎起大拇指,連聲說“這孩子聰穎過人,長大後定成大器。”
撒銀元葉挺脫身
1922年,反動軍閥陳炯明叛變,葉挺(公元1896-1946年)當時是孫中山先生警衛團第二營營長。叛軍炮轟總統府時,葉挺先護衛中山先生脫離險境,搭乘永豐艦到黃埔港避難。接著,葉挺又回總統府指揮戰鬥,終因寡不敵眾,二營被迫撤退。葉挺親自斷後,掩護部隊突圍。當他們退到一堵牆邊時,瘋狂的敵人拚命追擊,形勢非常險惡。此時,葉挺急中生智,將一箱銀元撒到地上,敵人見到地上的銀元,蜂擁爭搶,那顧得上追擊。葉挺乘機帶領同伴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