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文藝家科學家1(1 / 3)

“人類第一全才”達芬奇:

他本人的“性情密碼”又該如何破譯?

達芬奇一生沒有跟任何一個女人有過婚姻甚至是親密的接觸,始終私下保持秘密,並宣稱自己厭惡肉體關係,他把男女之事看做是最齷齪的行為,曾說“與生兒育女有關的任何事令人厭惡,人若沒有美好麵孔以及美感素質將會早亡”。

電影《盜走達芬奇》與《達芬奇密碼》

達芬奇畫《抱銀鼠的女子》

電影《盜走達芬奇》。

2008年5月在中國上映,波蘭影片,尤利斯·馬休斯基導演,

鼎鼎大名的大盜舒瑪在監獄裏加入了國際竊畫集團。他剛被假釋,這個集團馬上就給了他一份“工作”,要他將全世界客戶夢寐以求、價值連城的曠世巨作——達芬奇的《抱銀鼠的女子》弄到手。這幅畫是波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剛在日本展覽完畢,現正在返回波蘭的路上,並受到警方極嚴密的保護。為獲取巨額的報酬,舒瑪於是尋求已改行當警察的老盟友尤利安挺力相助,想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盜走名畫。他們於是商請繪畫大師哈根及其很具複製天分的孫女瑪妲,繪製了一幅幾可亂真的仿製品。但在此時,頗具正義感的尤利安卻希望名畫能永遠留在波蘭……情節驚險曲折,最後當然是完美結局。

小說和電影《達芬奇密碼》。

2003年,著名的美國蘭登書屋出版了暢銷作家丹·布朗的這部小說,目前全球累積銷售量已突破4千萬冊,成為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小說。這本書行文節奏明快,情節錯落有致,集合了偵探、懸念、驚悚和陰謀論等多種風格,激起了大眾對某些東西的興趣:有關聖杯的傳說、抹大拉的瑪麗亞在基督教曆史中的角色等通常被基督徒視為異端的理論,以及郇山隱修會、聖殿騎士團、西班牙主業會等神秘組織;就連所有人物的名字都包含有複雜奇特的隱喻。雖然作者聲稱書中所用資料都是事實,但仍有不少批評者已指出有極多歪曲事實和捏造之處。

小說講的是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蘭登,解決其老友巴黎盧浮宮聲望卓著的館長雅克·索尼埃被謀殺一案。索尼埃赤裸的屍體,是以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的姿態在盧浮宮被發現的,當時蘭登正在巴黎講學。索尼埃臨死前,在身邊寫下一段隱秘的信息,並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畫下五芒星的符號。一些達芬奇著名作品中隱含的信息,包括《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都在解密的過程中真相大白。小說以不同的人物同時展開幾條故事線,最終所有線索彙集在一起,並在書的結尾得到解決。索尼埃孫女、法國政府密碼員索菲?納芙本人竟然就是聖杯,而蘭登又幫她返回了家族。最後,蘭登和索菲相愛,他們商量好在佛羅倫薩相會。

2006年,著名的美國好萊塢哥倫比亞製片公司將其改編為同名電影,基本上忠實原著,由朗霍華德導演,湯姆·漢克斯、奧黛莉·朵杜、讓·雷諾等國際大牌明星主演。

達芬奇的傳奇人生

達芬奇自畫像

列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daVinci,港台譯為達文西,1452~1519年),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並稱“三傑”。有人說他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全才,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因為他不但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美術大師、雕塑家、建築家、科學巨匠、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者,還是大哲學家、文藝理論家、詩人、音樂家。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達芬奇是左撇子,智商據說高達220,還是素食主義者、異教徒。他是位偉人,也像個謎,“隻能推測其輪廓,不能對其界定”。

達芬奇出生於佛羅倫薩郊區托斯卡納附近的芬奇鎮安基亞諾村,卒於法國。其父塞爾·皮耶羅為律師兼公證人,家境比較殷實,母為農婦卡泰麗娜。達芬奇是非婚生子,父母很快就分手了,各自結婚。他先跟著母親、繼父生活,直到5歲時母親去世後,才被父親家正式接納。據2008年4月的英國《衛報》報道,卡泰麗娜其實是皮耶羅一個有錢朋友家的女奴。

達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裏度過的。他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很早就已顯露出藝術和科學天賦。他幼時就學會了彈高音裏拉琴,歌也唱得很好;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歎。他尤其喜愛繪畫,5歲時就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常為鄰裏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

15歲左右,達芬奇被父親送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於著名的韋羅基奧作坊,是當時佛市的藝術中心,經常有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裏聚會,討論學術問題。達芬奇在這裏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義者、藝術家和科學家,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熏陶。他研究過雞蛋的明暗變化關係,發現了明暗漸進畫法。正因是左撇子,他可以同時左手寫字,右手作畫。

1472年達芬奇入畫家行會,20歲的他便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作品有《受胎告知》等。有一次,他幫老師(一說就是韋羅基奧本人)在一副名為《約翰為基督洗禮》的畫中畫了個小天使,結果其水平超過了老師畫的所有其他人物。這位在當年已大有名氣的老師羞愧難當,從此不再涉獵繪畫,隻搞雕塑了。

70年代中期,其個人風格已漸趨成熟。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1482年他應聘到米蘭,在貴族宮廷中進行了大量創作和研究活動,聖弗朗西斯科教堂的祭壇畫《岩間聖母》是他在這段時期最有名的代表作。

有一次,他在山裏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曆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束——對生活之不可知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和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

達芬奇曾自稱從未受過書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師。而認識自然、認識自己,這位文藝複興時期的偉人不遺餘力地履行著。

他是一位天才,一麵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麵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廣泛研究了與繪畫有關的多種學科,他的藝術成就奠基於他在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光學、力學、數學和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理學、解剖學等自然科學上的研究;他擅長的門類還有機械設計、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其代表作有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和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蒙娜麗莎》,以及《抱銀鼠的女子》、《聖安娜與聖母子》、素描《達芬奇自畫像》等,數量不多,但都是盡善盡美、精雕細琢的傑作。

《蒙娜麗莎》的繪製前後曆時4年。據說模特是佛羅倫薩人,銀行家的妻子麗莎,剛剛喪嬰。為解除她的痛苦並露出自然的微笑,達芬奇便請人來為她奏樂。她的“神秘的微笑”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時似乎是很嚴肅有時又像很溫柔;有時略含憂傷有時又顯譏諷。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在藝術創作方麵,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3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課題: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完成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課題;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

達芬奇是典型的經驗主義者。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隻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達芬奇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為“一個販賣欺騙的店鋪”。他說:“真理隻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他的實驗工作方法後來為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道路。

在自然科學領域,在天文學上,達芬奇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觀點;還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隻是反射太陽的光輝,這早於哥白尼“太陽中心說”;並幻想利用太陽能聚焦。在物理學上,他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發現了慣性原理,否定了亞裏士多德的落體學說,發展了杠杆原理,指出了“永動機”作為能源的不可能性,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在醫學上,他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最先采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第一個具體描繪脊骨雙S型態,第一個畫出子官中胎兒,第一個畫出腹腔中的闌尾,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髒和眼睛的第一人;並發現了血液的功能,研究過心髒,發現心髒有4個腔,並畫出了心髒瓣膜;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其原因則是缺乏運動。在建築學上,他設計過橋梁、教堂、圓屋頂建築和城市下水道;將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設計城市建築時,具體規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寬度;米蘭的護城河也是他設計和建造的。在水利工程上,他的研究比意大利學者克斯鐵列早一個世紀;為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亞諾河的施工計劃;設計並親自主持修建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在軍事和機械方麵,他發明了飛行機械、直升飛機、降落傘、機關槍、手榴彈、坦克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起重機、挖河機、照相機、加熱機、溫度計等,人們將他視為直升機的先祖;他還設計出了史上第一個初級機器人,並點燃了現代汽車發明的靈感之火。在地質學上,他推斷出地殼有過變動,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跡是海陸變遷的證明;並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為7千餘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