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啊,此戰多虧有唐都頭發明的新式武器”李指揮率先道。
楊都統忍不住讚道,“真人才也!此人的手段鬼神莫測啊!”
“是啊,這次多虧有他,實在是天降福降啊……”
“他的來路摸清了嗎”楊都統打斷他道。
“無從查起,據他所言,父母雙亡後,他就被一路過的吐蕃僧人帶走了,據僧人講,他當時剛滿月,老僧人隻是告訴他他的家鄉在這一帶,老僧人坐化後,他就依老僧所言來到此地……”
“此事就此作罷,不可再提”,楊都統沉聲道,“唐君不一向是你梅穀堡的暗探嗎,什麼天降福降的言辭不可再傳。”
“卑職明白”李指揮怔了一怔,立馬認真回道。
於是,唐君的身份徹底洗白了,如此,對各方的好處不言而喻。有了一個密探的名頭,無論唐君立了多大的功勞,都不僅是屬於他個人的,也是屬於梅穀堡的,也是屬於鎮戎軍的。
當灰塵滿麵的唐君來到兩人麵前時,兩人差點沒認出他來。
這打仗都是拚得血頭血臉,這家夥怎麼灰頭土臉的,頭上還有幾顆雜草。不管人家形象如何,本戰的第一大功臣那是非他莫屬。
現在,令眾人倒吸一口冷氣的殺敵級數統計出來:斬殺五百四十三級。
雖然大家已經對數字預估了個大概,可當精確的數字出來後,再次被震撼了一把。
楊都統馬上派出兩隊傳令兵:一路急報軡轄司;一路急報秦鳳路大本營。
眾將士興奮的象過新年,過了殺敵的暢快勁,開始琢磨起了軍功,殺敵這麼多,這軍功咋個算法啊。
不光他們心裏糾結這個事,領導們同樣糾結的很。
各部殺敵數據已經擺在了桌子上,按說這軍功分配,楊都統和李指揮兩人就搞定了,可旁邊還坐著唐君,是兩位領導硬拉他來的,他們心裏清楚的很,沒有這家夥,他們也沒機會來商量這等好事。
根據最終統計數據:楊勇一路新軍斬殺109級;張軍一路斬殺27級;唐君一路斬殺78級;鎮戎軍的高都頭斬殺126級;梅穀堡前斬殺203級。
前麵有名有姓的斬殺好計較,問題是梅穀堡前斬殺的203級如何算,這裏邊有雷炸死的,有被射死的,還有炸個半死然後又被射死的……
其實對於象此類的斬殺級數的分配,隻要不是冒充、虛報級數,至於其他的象首級的贈送買賣之類的,上級一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比如說,宋軍以斬三級為晉級的一個標準,但是你斬了四級,還是隻能晉級一級,隻不過是多領一級的物質賞賜,如果碰巧一位兄弟斬兩級,他為了晉級,高價買你一級,你賣不賣……諸如此類的事情絕無可能杜絕,所以上級對此也明了,隻要你不亂殺無辜來湊數就行了,如果你斬兩首,回來路上直遺憾要是再斬一級多好,就能升個小官了,咦,那邊有個放羊的老頭,你趁人不注意悄悄摸了上去……這般惡行才是上級嚴打的。
楊都統和李指揮清楚,如此功勞唐君當居首功。
唐君不想參加這類的討論,一想到用首級換軍功,心裏總有些發毛。他也不管了,也不和兩位領導客氣了,直接道:“楊將軍、李指揮,我剛才算了一下,三路新軍的斬殺就已經達到了214級,已經足夠人手一級了,堡前的斬殺新兵營一級都不能要。”
聽他如此說,另兩人也不是婆婆媽媽的人,當即表示,就這麼定了。至於具體如何分就有兩人商量著辦了。
唐君走出議事廳出去找吃的。兩位領導卻沒出門,從中午算到下午,再到晚上,楊都統直接就沒走人,一直挑燈計算到天亮。具體的軍功分配名額必須第一時間搞出來。正所謂“賞不過夜”。
軡轄司中午接到報告,下午就趕了過來,忙碌了一整夜,將級數和其他繳獲做了核實查驗。
第二天一早,全堡將士集合在校場,全身披掛,迎著秋日的寒風,精神抖擻的一列列一隊隊整齊而立。好多眼睛有些紅絲,似乎興奮的一夜沒睡好。是啊,此戰可謂創了邊境之戰的一個奇跡。雖然在斬敵的數量上不算什麼,可如此小堡有如此斬殺而自身還無一卒亡。這好象有點天方夜譚,令人難以置信,但就是確確實實的發生了。
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