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秘密花園》
《秘密花園》這本書,是一本富有魔力的、充滿糖果香味的書,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不能釋卷。
一場突如其來的霍亂使瑪麗變成了孤兒,她被接到了姑父家的莊園生活。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裏,前來迎接她的莫得勞克太太,不苟言笑,嚴肅冷漠,然而對於一切都抱著偏見的瑪麗對此依然習慣了。來到了這座神秘卻死氣沉沉的莊園,她的姑父克蘭文先生也對她漠不關心,並且常年出遊,這也讓瑪麗絲毫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但是“非常倔強”的瑪麗並不在乎這些,她還是一如既往地討厭一切。
然而,瑪麗堅硬而冰冷的心被她的仆人——善良的瑪莎和喜歡她的知更鳥改變了。遇到知更鳥讓瑪麗交上了第一個朋友——老花匠,與瑪莎的相處中她慢慢學會了自立,也喜歡上了大自然。後來,她又認識了像大自然中的精靈一樣的男孩迪肯,並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開始了對秘密花園的耕種。
每天開心地玩耍和侍弄花草讓瑪麗原本蒼白的臉蛋泛起了健康的紅暈,也使冷僻別扭的瑪麗變得快樂、容易親近了。後來,在神秘的哭聲的引領下,瑪麗又結識了憂鬱而暴躁的柯林少爺。在與柯林的相處中瑪麗也曾與他針鋒相對,但她最終幫助柯林認識到了自己的病不過是心病,並幾經周折最終把他帶入了秘密花園。
在純美豐饒的自然中,幾個孩子有了神奇的變化,他們都變得健康、美麗、快樂了。沉睡了十年的秘密花園也在他們的辛勤勞動下蘇醒了,成為了百花盛開、綠草如茵、鳥兒啁啾、芬芳滿溢的所在。失意的克蘭文先生也受到了他們的影響,變得樂觀了起來。故事就在這樣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中結束了。
合上這本書,我強烈地感到有溫柔的陽光照耀在我臉上,我起身,打開了窗。
這個關於孩子們以及一個失意的大人如何找到美好生活的故事仿佛已經成為了我的記憶,我仿佛真真切切地經曆過這一切的一切。
我能夠清晰地回想起土中鑰匙潮濕的觸感,甚至覺得有知更鳥的啼囀在耳邊縈繞。我每推開一扇陌生的門都會心跳不止,因為我想,可能我從此推開的正是我自己的秘密花園。
感受不到人間溫暖的女孩瑪麗,從小就看慣了人們搖頭、聽慣了他們說自己活不長的柯林,乃至失去了至愛、從此一蹶不振、一味逃避生活的克蘭文先生,他們都是或者說都曾是、將會是我們自己的影子。
生活是艱難的,通往幸福的道路總是不夠平坦。也許我們已經承受了或者正在承受的已經夠多了,我們是否也像書中的孩子們那樣挺住了、翻越了?我們是否擁有了一張燦爛的笑臉,能夠去樂觀、積極地麵對過去的創傷、當下的矛盾和未來的坎坷呢?
閱讀過後,我在沉思著一切,其實莫如說我在反省——我,應該變得更加樂觀和積極的。
盡管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僅僅靠樂觀和積極並不能改變什麼,抹不去過去的,填不平當下的,更可能根本左右不了將來的。其實,這樣的想法正是花園成為秘密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給花園關了門、上了鎖。
逆境其實意味著很多很多。在逆境中有些人選擇了沉淪,在苦痛之中呻吟,一遍一遍放大那傷害和隨之而來的痛苦,甚至給自己增添新的傷害,正如柯林;還有些人隻是在簡單地掙紮,試圖用與之針鋒相對的行為把所有的不快喝退,但是這隻會大量消耗自身的能量,並招來更多的麻煩,正如瑪麗;還有的人會選擇逃避,天真地認為能夠把一切拋在腦後,可是不要忘了,內心的痛苦隻會不斷地生長,變成更加難解的心結,正如克蘭文先生。
這正是《秘密花園》要傳達給我們的,現在我把它明明白白地講出來,是希望觀者能夠把這警語銘記於心。
這本書不止給了我們這些警示,也極其負責任地教給了我們戰勝逆境、獲得幸福的方法,如知更鳥一樣為我們指出了重新開啟秘密花園之門的鑰匙的所在。其實,那把鑰匙一直埋在我們的心裏。
當瑪莎要求被嬌慣壞了的大小姐自己穿衣服,我們懂得了“Stand on our own feet”(直譯為用我們自己的腳站立,指自食其力)的重要;當瑪麗結識了知更鳥,我們認識到了一個開朗、陽光的朋友的價值;當我們讀到牧爾上的風讓瑪麗變得強壯,我們醒悟到保持健康是何等緊要;當秘密花園在我們麵前打開,我們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是能夠真正恢複我們生命力的所在。當我們像瑪麗和柯林那樣學會了開懷地笑,當我們像迪肯那樣擁有了純淨而透明的眸子,當我們如索爾比太太那樣領悟了快樂的法則,我們也就讀懂了這本書,汲取了其中所蘊含的營養。
閱讀這本書本身便是快樂的,但是這將帶給你的快樂遠遠不止這麼多。
(天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