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執著追求(6)(3 / 3)

最早發現白細胞吞噬作用的,就是梅契尼可夫。

一個動物學家

梅契尼可夫,全名伊利亞·伊利奇·梅契尼可夫,1845年5月16日出生在俄國的烏克蘭哈爾科夫州伊萬諾夫村。父親是帝國衛隊中的一名官員,所以他幼年的家境不錯。

少年時期的梅契尼可夫就很好學,並且喜歡動腦筋思考問題。凡有什麼事,他都要問一個為什麼,看個究竟。

17歲的時候,他已經修完中學課程,考入哈爾科夫大學,而且隻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讀完了大學的課程。他發現,大學裏的東西,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感。

大約在這之前不久,偉大的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已經發表了《物種的起源》一書。這個學說有力地批判了所謂“上帝創造人”的謬論。這本書對當時的科學界震動很大。梅契尼科夫當時對生物學很感興趣。在圍繞生物進化論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是站在達爾文一邊,堅決反對神創造人的唯心主義言論的。

就在這個領域裏,梅契尼可夫專門研究生理學和胚胎學的問題,通過胚胎學的研究來說明生物的進化。20歲時,他研究了一些低等動物,包括蛔蟲、烏賊魚的發育問題,他很想通過這些研究,得到一些有助於說明生物進化的結論。

他的論文雖然還隻能算是初出茅廬的作品,但在當時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的後一篇論文成為他獲得碩士學位的論文。

隨後,他再接再厲,繼續對動物胚胎學進行研究。當時的研究對象是一種狹甲蟲的胚胎,他認真地研究了它發育的過程,最後又寫出了一篇相當精彩的論文,並因此而獲得了博士的學位,這時,他才滿23歲。

由於他的學習成績優異,俄國公共教育部給他一筆獎學金。後來他到國外去深造。

他來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濱動物實驗室,在這裏,他認識了柯瓦列夫斯基。他們在一起研究了胚胎學。研究的對象仍然是各式各樣的無脊椎動物。

動物學教授

在意大利,梅契尼可夫研究胚胎的範圍擴大了。他研究棘皮動物、腔腸動物以至於其他無脊椎動物。這個時候,他已經稍有名氣,已是一名頗有影響的動物學家了。

當時,許多國家的大學、科學研究機構都慕名而來寫信給他,答應用高薪聘請他去工作、去研究問題。

年輕的梅契尼可夫沒有被金錢和名譽所迷惑。他惦念著自己的祖國,他覺得自己雖然有一些名氣,但這應該用來為自己的祖國服務,為祖國效勞。

1867年,他由國外回到祖國,在敖德薩大學任講師,專門攻研動物學,具體是研究比較胚胎學。

所謂比較胚胎學,就是研究各種動物胚胎發育的情況,通過比較,可以說明動物在進化曆史上的血緣關係。例如,高等動物像豬、狗等脊椎動物,它們的胚胎也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逐漸分裂,不斷分化,最後才發育成熟的。這一段發育曆史,說明了高等動物也是從低等單細胞生物,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的。

不久,他來到當時俄國最大的城市聖彼得堡,在聖彼得堡大學當上動物學教授。這時候,他才25歲。

這期間,他又經常到國外訪問,交流學術經驗。他經常去意大利,訪問過西西裏島上的梅辛那城,並在那裏進行實驗。

梅契尼可夫熱愛的是他的祖國,他的性格剛直不阿,反對暴政。

有一次,在聖彼得堡大學講課時,他曾經說:

“如果做皇帝的來攪亂學者們所進行的研究工作,那他就是自取滅亡”。

看來,他反對統治階級幹預自己的事業、幹預神聖的科學研究。

當時,沙皇實行的是獨裁的高壓政策。對凡是不服從他的統治,有反對他的言論的人都進行迫害。梅契尼可夫的話傳到了沙皇那裏以後,沙皇勃然大怒,下令對他進行審查,甚至進行各種各樣的迫害。

盡管梅契尼可夫熱愛自己的祖國,願意為她服務,願意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是,在專製統治下,在沙皇的淫威的脅迫下,他感到十分痛苦。

他無法安心地工作,沙皇政府多方搜捕他。1882年,他被迫離開親愛的祖國。他是化裝成商人,含著熱淚告別祖國、告別親人的。

他再次來到意大利後,關起門來從事研究工作,他不問政事,一呆就是好幾年,主要是繼續他對胚胎學的研究。其間,他還到過巴黎。

在巴黎的時候,帝俄駐巴黎的使節奉命向他道歉,並希望他能回到俄國工作。

這時候,梅契尼可夫的聲譽已經很大。他一直想念著祖國,想念著親人。他決心回國,為自己的祖國服務。

可是,在他還未跨入祖國的大門時,有一條消息使他大為震驚。他的老母親由於受不了沙皇政府的迫害,已經含冤死去了。不僅如此,他妹妹的一家,也因為他的緣故,而受到連累,受到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