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龍淩營地,晉淩仔細地想了想,決定先穩,後打。
先穩,就是要建設。
後打,就是建設好之好,再出擊。
建設的規劃是,將龍淩營地作為一個切入點,死死釘住,往前可以應對孤竹國內的形勢變動,往後可以前後夾擊,將整座靈山山脈在兩國國境線上的支脈牢牢把握在晉園手中。
為此,他決定將這個營地,擴建為一座城。
龍淩城。
這個規劃很宏大,以致於後方的青涵及晉園盟友們,還沒有從三蠻之地的建設中緩過勁來,又要大張旗鼓地將建設重點轉移。好在的是,在蠻族之地,他們以相當合適的傭金,從三蠻之地征調了近十萬名青壯蠻人參與了建設。
有了這個底子,三蠻之地的人手就可以大量地抽調出來。
甚至,為了表示對晉園建設的支援,山鬼部族長噶喇瓦爾直接調派索維爾將軍,帶兵三千,以及一萬山鬼族壯年的族人,一萬百越部壯年的族人,押送著兩萬婁方部戰俘,直接來到了北晉王國。這些人有男有女,合計四萬三千人,被晉園的大船運過近蠻澤後,直接抵達了晉淩的男爵領地,靈山仙鄉。
噶喇瓦爾如此大方不是沒有原因的。三蠻之地此前的大戰,消耗了大量財富和糧食,毀壞了大量的田地。蠻族本來就是物產不豐,還需要維係大量人口的糧食供給,實在是捉襟見肘。而晉園現在擁有的財富富可敵國,食物充足。 大戰之後,派這些壯年人為晉園幹活,既可以緩解部族的糧食危機,又可以緩解晉園由於急速擴張帶來的人力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晉園給工資,這錢被蠻人們寄回家裏,可以大大的緩解蠻族之地由於戰亂帶來的經濟創傷。
雖然晉園總部已經由靈山仙鄉搬至了晉華城,可是靈山仙鄉作為晉淩的私人領地,也是晉園的大本營。晉園匠堂、信堂、藥堂、錢莊、車馬行、拍賣行、草園居客棧、煙酒工廠.......等等的總部,都在這裏。這裏還有著不斷擴大範圍的晉園書院,有晉園獸場和士兵訓練場等等要地。而且各級的建設,仍在蒸蒸日上,急需要大量的人手。
是以,這四萬餘名蠻族勞力的到來,立馬解決了晉園的燃眉之急。蠻兵們即使在家鄉三蠻之地,本來也就是平時幹活,戰時才被征集為兵員。所以,幹活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他們不但不埋怨,反而很樂意。因為他們非常明白一個道理,給晉園幹活,不但能吃飽肚子,還能掙錢。錢,可以在北晉王國這花花世界,買上很多好東西,好吃的,好玩的,好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漂亮的東西。
靈山仙鄉有名義上的王國派駐的官員,楊樸是名義上的北晉王國的鄉主,也是實際上被晉淩委任的協助管轄領地的鄉主。可以說,他是身兼兩方的官職,名義是北晉王國的人,實際上是晉園的人。
晉淩自己詳細製定了靈山仙鄉的建設規劃,而把實際執行工作交給了楊樸。後者自知這個幼時的玩伴早已經今非昔比,也就心悅誠服地為其做事,老老實實,一絲不苟。後來,在現任晉華城主馮遠道的運作下,昔日雙石仙村的村主、曾任城主府聚英樓樓主的周奕,也被調派至靈山仙鄉,擔任副鄉主,也就是楊樸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