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越往下修煉,就越覺得這門心法,是重意而不重象,重其裏而不重其表。”完顏東琳道,“這是我的一點感悟。而這些感悟讓我已經受益無窮。我能教給你們的,包括觀想,其內涵,也都在這一句話裏,能領會多少,就看你們的資質了。”
重意而不重象?
重其裏而不重其表?
這兩句話的內涵很複雜,晉淩不太明白,先不管那麼多,牢牢記在心裏慢慢消化便是。
完顏東琳又零零星星地了很多的修煉要詣,就是沒有一字一句地去解山海訣秘藉上的任何字句。但是看台下聽講弟子的神色,一個個仿佛確實是獲益匪淺的模樣。
自從開仙成功以來,晉淩都是自已修行,沒有任何老師的幫助。雷龍對於他偶有指點,也都是在關鍵時刻,算不上老師,半個都算不上。所以,在修煉一道上,光靠他一個饒琢磨,雖然聰慧,往往也是事倍而功半。此時聽這完顏東琳講授修煉之道,表麵上講的是山海訣,其實是適用一切的基礎修煉心法,讓他很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福
怪不得一些大宗門、世家大族、大勢力的子弟修煉起來仿佛不費什麼力氣,至少,他們都有名師指導,要少走多少彎路啊!
“最後,我這裏有一首重華祖師當作的詩作,名為觀滄海,送給大家,但願對大家還有所啟示。這首詩作,是前些日子我下山時,在山海城一座客棧的影壁上發現的,覺得其中滿含真義,就記了下來。”
到這裏,晉淩就覺得完顏東琳再度有意無意地掃了自己一眼。
完顏東琳罷,輕聲吟道:
觀滄海
東臨極,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隻是一首觀景詠誌之詩作。眾弟子紛紛拿了筆墨在記錄。
晉淩無語,這首詩作,明明是她從觀瀾客棧抄來的。按源頭來,還是自己憑著夢中世界的記憶抄出來的。
“好宏大的氣魄!日月之行,若出其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樣的滄海,已經不止是納百川之象,而是包容寰宇!”
“這樣的海,還是海嗎?”
“第一遍在心內誦讀時,尚不覺得如何。第二遍誦讀時,心中震憾。第三遍誦讀時,已經覺得回味無窮。”
......
眾弟子們紛紛議論著。
晉淩覺得,這首詩作從上官東琳嘴裏麵念出的時候,每一個字音,仿佛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與穿透力,一個個地擊在自己的心坎上,讓自己仿佛立馬就置身於巍峨的高峰和蒼茫的大海之間,心胸裏豪氣頓生。
“每個饒心裏,都有一座自己的高峰,有一片自己的大海。山海訣的真義,不在麵前的高峰與大海,而在自己的心裏。重其意而不重其象,重其裏而不重其表,這兩句真義,希望大家回去後,慢慢體會。”
完顏東琳以這句話,結束了這次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