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肯拜我為師,這始終是個遺憾。”國師有些唏噓地道。
“大人,我有自己的路。”少年人不卑不亢地道。
“你的路?”國師冷笑,“開幾間酒樓客棧,弄個錢莊,像商賈一樣蠅營狗苟地謀利,這就是你的路?這也算是一條路?你具有如此修煉資、修煉份,本來刻苦專心修煉,完全可以成為一方強者。不走正道,如此分心旁事,隻會將自己給埋沒而已。”
“大人,我與一般的修仙者,身份不一樣。”晉淩沉默了兩秒鍾,“你知道,我是晉王晉南山的兒子,肩上的擔子很重。所以,這樣的身份就注定了我,不能光顧著自己修煉,必須考慮跟隨著的那些晉氏貧民的死活。”
頓了一頓,又道:“就像國師大人你,除了自己修煉之外,不也是格外操心北晉國事麼。我們仙士,既是修仙者,也是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手中的利劍。既是利劍,那就有守國護土愛民的神聖職責。我想信,不管我修煉,還是賺錢謀利,都是如此,會給我的故土,帶來一份安穩與保障。”
“一派胡言!”國師怒道,“修煉仙力,讓自己變得強大,自然是可以守土護國。可是像商賈一般謀利,從百姓身上賺錢,想盡千方百計盤剝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血汗,如何能夠給國家帶來安穩與保障?相反,隻會造成百姓日貧,國家不安!若非如此,古往今來,為何一直將商賈排在仙士農工之後,為五民之末?”
“國師大人,我想你的認識是有偏差了。”晉淩耐著性子解釋道,“商賈謀利,發展生意,這並不是盤剝百姓的血汗錢,相反,這更能夠促進王國的經濟發展。呃,這個,這個經濟,你明白嗎?”
“何為經濟?”國師語氣中怒意更盛。
“經濟即是對財物管理和運用的總稱,比如,生產了一張木桌,這是經濟。購買了一張木桌,同樣是經濟。在生產和購買過程中,錢從一個饒手裏,到了另一個饒手裏,這也是經濟。或者,經濟就是錢物之道的總稱。”
“以那木桌為例,伐木工付出了勞動,從山林中將樹木砍伐下來,然後售予木匠,伐木工得到了一份用以養家糊口的工錢。木匠得到了樹木之後,用斧、刨、鋸、鑿之類的工作,將之做成一個個桌子所用的部件,最終組合成一張木桌,然後售予家俱商,得到了另一份錢。家俱商開辦有一間家俱店,是專供客人們挑選購買家俱之用的。這個木桌放在家俱店裏,被客人買走,家俱商也得到了一份錢。在這個過程中,伐木工、木匠、商人、客人各自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或者是錢,或者是物。原本是生長在山林中的樹木,經過這個過程,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錢,每個人都有得利。國師大人,我的可有錯?”
“沒錯。確是如此。”國師不得不承認晉淩的是對的。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切的前提,都是利益。客人要家俱以使用,是最終的付錢者。伐木工賺得了較低的工錢,因為他幹的是最簡單,也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苦工。木匠賺的就多一些,因為做出一張能夠被客人所接受且願意掏錢購買的桌子,還是需要很多技巧和技術含量的,一般人做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