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涵的帶領下,晉淩來到了凡部所在。
這是原來的竹木場,占地極為廣大。因為來投靠的晉姓貧民成百上千,無處安置,所以就拿了十萬金元,從何家的何駿手裏,買下了這片地方,建立了大片簡易的竹木屋,供大家住下。
花費了很多錢物,給貧民們一個安身立命之地,這本是一個善舉。
可是現在,約有四分之一的竹木屋被火焚毀,大量貧民不得不露而宿,還有很多家戶掛起了白幡,悼哭死者之聲不絕於耳。
看著這種場景,晉淩臉色鐵青。自己現在隻是花了心思經營領地去了,這才幾啊,就鬧成這種局麵?
公孫瑋和郎五也來了。晉淩把青涵支回屋裏睡覺,把他們二人帶到自己的書房。
“阿瑋,究竟是怎麼回事,你仔細地跟我。”
公孫瑋便詳細地將衝突的事由及經過了一遍。
“衝突的兩撥人,一撥以一個名叫晉元青的青年人為首,據他父親曾在前朝晉氏王權中做過大官,後來因戰亂而家道中落。這撥人認為商氏對晉姓采取了極為殘暴的統治政策,導致晉姓之人多數成為人下之人,個個家裏一貧如洗,悲慘流離,主張團結起來,對抗商氏。他的支持者中,以青年者、少年者居多。”
“另一撥人,以一個名為晉亞宏的老者為首,多數是貧苦的佃農、底層的雇工以及貧弱無依的中老年人為主。他們認為商氏雖然對待晉氏殘暴,可是在少主你的極力推動之下,商氏采取了比較溫和的態度,而且最近貼出告示,聲稱晉姓百姓擁有與其它百姓同樣的各類權利。他們覺得,如果商氏真能夠對待晉氏一視同仁,那麼大家放下心中的仇怨,共同為著以後的生活而奔忙,也不是不可接受。”
“雙方這段時間各自己有了支持自己理念的人群,數量上旗鼓相當。同生活在一個凡事區域裏,大家混居在一起,平日裏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不同的理念導致的衝突之事時有發生。就在昨日那場大衝突發生前,雙方還發生過三五次的衝突,誰也不服氣誰。”
“昨早上,那些晉姓貧民們多數準備出門。大家現在都有很多事做,幫助晉園建設、去仙鄉各處地方做工做生事什麼的,知道少主你收留了這麼多人,仙鄉的人給麵子,雇用了他們不少人。那晉元青竟然帶著人堵住了凡部的兩處出入門戶,當眾什麼少主你是商氏走狗,為商王治毒,接受商氏的封爵、領地、官職,甚至傳還要與十一公主議親。他少主你這樣做,是讓九泉之下的晉王死不瞑目。你隻是利用這麼多的晉姓貧民來博一個好名聲,達到自己目的之後,接下來就會讓大家喝西北風去,不會再管了。”
“聽了他們這些話,晉亞宏等人氣憤不過,上前與之理論。那些人一句不合,就動手打人,絲毫不顧對方隻是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支持晉亞宏的人,為求自保,也不得不動起手來。雙方這一衝突,當場就打死了七個人,重傷者三十多人,還放起火來,燒毀各類臨時木屋、板房、帳蓬一百四十九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