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都有自我激勵的本能。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他們的這一本能去激勵他們,甚至不需花費分文。說句實話,金錢隻能降低員工的激勵度和業績。
要激勵員工。第一步就是祛除公司中阻礙員工自我激勵能力的負麵因素;
第二,在企業中開發真正的激勵因素,引導所有員工受激勵。
員工自我激勵能力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每個人都對歸屬感、成就感及駕馭工作的權力感充滿渴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自主,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自己受到人們認可,希望自己的工作富有意義。以下是阻礙員工實現自我激勵的九大要素:
(1)企業氛圍中充滿政治把戲;
(2)對員工業績沒有明確期望值;
(3)設立許多不必要的條例讓員工遵循;
(4)讓員工參加拖遝的會議;
(5)沒有為員工提供關鍵數據,以完成工作;
(6)提供批評性,而非建設性的反饋意見;
(7)容忍差業績的存在,使業績好的員工覺得不公平;
(8)對待員工不公正;
(9)未能充分發揮員工能力。
要利用員工自我激勵的本能,不僅要摒棄以上不利自我激勵的做法,而且要發掘真正的激勵因素。以下這些激勵因素有助於利用員工自我激勵的本能。記住,這些東西不需要涉及金錢。因此,你應該專注於如何在公司內部進行一些有效的改革,以贏取員工的激勵。
(1)如果員工的工作單調,試試給工作添加些樂趣和花樣;
(2)對於如何做工作,隻給出一些提議,由員工自己選擇去做:
(3)在公司裏提倡並鼓勵責任感和帶頭精神:
(4)鼓勵員工之間的互動與協作;
(5)允許在學習中犯錯,避免粗暴批評:
(6)提高員工工作中的自主權:
(7)為所有員工建立目標和挑戰。
一分鍾提醒:
企業要做到真正激勵員工,就是要讓員工自動自發,自我激勵。
51.沉醉在過去的輝煌裏
活在過去的日子裏就不會有未來
有的管理者總喜歡躺在前人的枕頭上,以為一個好的產品或創意,就可以長期生存下去,這樣總會有山窮水盡的地步。
沃爾特·艾拉斯·迪斯尼這個名字響譽世界,隻可惜,1966年他與世長辭。
20年過去了,迪斯尼公司一直崇敬著創始人的形象,但過去的火花、靈感和敢於冒險的精神似乎隨著迪斯尼的逝世而不複存在了。這期間拍攝的電影缺乏光彩,票房收入極差。1971年開放的加利福尼亞的迪斯尼樂園也沒有什麼新的娛樂為公司產生亮點,1982年的純利潤下降了18%,1983又下降了7%。沃爾特·迪斯尼公司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時候,邁克爾·艾森納來了。
1984年9月,邁克爾·艾森納當上了沃爾特·迪斯尼公司的董事長。
艾森納清醒地認識到,要把這家困難重重的企業再上輝煌,自己需要更多的幫助。他一分鍾也沒有耽誤,聘請了在好萊塢的朋友弗蘭克·威爾士擔任總裁。威爾士是一流的律師,因其天才般的商業洽談能力而聞名。兩個朋友達成一致,邁克爾負責新創意的產生,熟悉商業運作的弗蘭克料理財務,看看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實施這些創意。
迪斯尼人非常樂於接受這種讓人熟悉的雙人組合。這讓他們想起了沃爾特·迪斯尼在世時,就是由他本人集中負責創意,而他的哥哥羅伊則管理公司的預算、支出和投資。這種創意與運營的組合完美地存在了許多年,直至1966年沃爾特去世為止。現在,迪斯尼的管理層希望邁克爾的類似組合能再次奏效。
邁克爾在聘用人上也有一絕。他所挑選的人大多數是有了家庭的中年人。
“我們這種以生產為家庭服務的產品為主的企業,員工本身更應該注意參與家庭生活。”
他為此也算是一個楷模,因為他會偶爾逃離高層會議,與孩子們一起參加聚會。而且,每個周六,他都與孩子們一起觀看或參與體育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