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
數不清到底多少鴨,數不清到底多少鴨.....
某人仿佛滿血複活,站在虎踞山少林寺山門裏,唱著兒歌盡情的嘲弄,某某龍門鎮守大人與十七隻蝦兵蟹將;那姿態、那神采很是氣焰囂張、飛揚跋扈,瞅見之人無不是想對某人踩上一萬腳,扇一嘴千萬草泥馬的大耳巴子,再明明白白告訴某人:“Don't^look^conspicuous,it's^no^use。別太囂張,那沒什麼用!”
納尼,劇情過快,讓我把鏡頭回放?
說是遲,那時快,小虎背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廢材累贅,怎麼能用蝸牛般的兩條腿,跑過雷馳閃電般的奔馬;那時某人回眸隻瞧了一眼,便是肝膽俱裂、瞳孔一片灰暗!十八匹駿馬四蹄翻騰,長鬢飛揚卷起滾滾塵土,馬兒上的騎士手握毀滅之長劍,勢不可擋的應和著馬兒那悲壯嘶鳴——那種毀天滅地之氣勢仿若死亡海潮,向著兩個死命奔逃的黃口小兒滾滾襲來;驟然出現的暴風雨,使得當時情景宛若末日降臨,大地都仿佛陷入黑暗中。
某人淚水止不住的狂呼:“吾命休矣!”
天依然是藍色,花依然是紅色,咱這位廢柴主角依然帶著無敵之多彩光環。
吾命休矣!吾命休矣!仿佛宛若一道魔咒,讓陷入生死危機的主角得到了拯救,獲得了一次人生涅槃;古大大說過:“輕功是一種非常優雅而且非常有文化的力量,並且非常浪漫,甚至比劍更浪漫。劍比較古典,非常貴族,但是輕功一定比劍更加浪漫。”
曾經每一位華夏少年,都有一個白衣飄飄、隨風扶柳,宛若燕子和蝴蝶的武俠與輕功情節。那個逝去的時代,留給我們這些二筆少年太多的暇想與太多的回憶;當你閉上眼睛,你仿佛看見小龍女、楚留香、花無缺、聶隱娘、韋一笑、段譽、田伯光等等、等等舉之不盡武俠人物,慢慢悠悠的在你麵前晃蕩、晃蕩。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踏著五彩祥雲來接我。”踏雲無痕、雲中飛燕,每一位小姑奶奶與純情小丈夫那想象力的形容,曾經都有過這麼一橋段的歪歪幻想。並且每一位小姑奶奶與純情小丈夫,老早就已經做好了,拯救與被拯救的準備。
不過,某人好像拿錯劇本,讓套路變得不一樣!
但是,某人為了小命著想,並沒指出其中錯誤。
英雄都愛救美,但是那位英雄願意被一位肥頭大耳的和尚、禿驢拯救呢?
不過還好,某人現在並不是什麼大英雄,也不是什麼小英雄,看某人的誌向與跌入深淵姿勢,往後也不會有什麼英雄的自我覺悟。所以,某人在明白了自己此刻很安全後,開始在肥頭大耳的禿驢臂彎裏,歪歪幻想與認真觀察禿驢的輕功身法如何之精妙絕倫。
《少林七十二絕技》中有很多輕身功法,而且都比較牛逼。例如;達摩祖師的《一葦渡江》,武僧真靈法師的《登萍渡水》,當然《少林七十二絕技》還有很多跳躍法、飛行術、躥縱術、飛簷走壁、壁虎遊牆、踏雪無痕、燕子三點水等眾多輕身功法。《少林七十二絕技》每一門輕身功法,若某某江湖人專心修了其中一門,某某江湖人的下半輩子,就一定不會是什麼無名之輩!
拯救某人的和尚,外表雖然是肥頭大耳的禿驢形象,但是那份出家人的慈眉善目、和顏悅色、與世無爭的禪武修養,特別是禿驢那雙明亮睿智的眼睛,讓風小七一眼瞅出這位出家人,並不什麼普通買菜、燒火做飯的出家人,而是一位佛學禪武,達到了高深莫測地步的高手禿驢。
這樣的判斷,並不是某人眼睛同樣睿智。
而是某某人,加塞在身上的係統很牛逼。
上麵兩段話,當然是他奶奶個熊滴廢話;你會覺得一位穿著破爛袈裟,渾身充滿菜味,強有力的粗壯臂彎,一邊挽夾著一個二筆少年腳法輕盈若飛,並且眨眼跳躍躥縱丈遠的禿驢,怎麼會是一位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禿驢,在風小七簡單、純潔的歪歪幻想裏,這怎麼也會是一位火工頭陀那般狠角色的出家人。
不過係統牛逼,護法高手禿驢牛逼,那麼當某人脫離危險,安安穩穩到達安全地界之後,風小七也很牛逼的唱了那首,讓王仁則與十七隻蝦兵蟹將,抓狂的兒歌【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