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焚書坑儒(中)(1 / 2)

李斯離開後,殿旁的簾子從內掀開從黑暗處緩緩走出一個人來,嬴政緊閉雙目不語,黑暗處走出的之人幾步來到嬴政麵前低聲道:“為什麼不告訴他?”嬴政睜開雙目看了看來人笑了笑道:“巨子覺得應該告訴他嗎?”來人正是墨家巨子,巨子歎了口氣道:“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否應該告訴他,隻不過覺得這似乎對於他來說太過殘忍了些。”嬴政靜靜的盯著殿門微微搖了搖頭道:“如果讓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說不得並非好事,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麻煩。李斯這人我了解,一旦讓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定然會全力維護我維護大秦天下,可這樣會引起懷疑,畢竟明白人是不會相信李斯會背叛儒家的,就算是一時不查時間久了也會回味過來。”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秦始皇於鹹陽宮舉行的宮廷大宴上,在宴會上,仆射周青臣,麵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於越針對周青臣的腴詞提出了恢複分封製的主張。他說“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輔枝。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麵腴,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秦始皇聽後不動聲色,把淳於越的建議交給群臣討論。丞相李斯明確表示不同意淳於越的觀點。他反駁說:“三代之爭,何可法也.儒生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統一可能遭到破壞。”李斯的表現讓一眾朝臣紛紛一楞,明麵上看李斯為了保住如今地位叛離儒家,坊間也多有此類傳言,可不少朝臣卻不這樣看,特別是監牢內之事也不可能密不透風李斯時常前往探望,許多人相信李斯明裏叛離儒家實際上不過是為了借機為儒家翻盤。可今日宴上李斯竟然當眾提出“儒生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之說讓眾人心中大驚。嬴政不動聲色的默默看著李斯,半晌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李斯去辦。”

幾日之後,一車車的竹簡紛紛被運抵鹹陽城外,看著堆積如山的竹簡和依然見不到頭的牛車李斯眉頭緊鎖,這是多少年多少代先人聖賢的智慧結晶,一侍從捧著一摞竹簡從李斯身旁經過,李斯伸手攔下侍從從侍從手中隨意抽出一卷竹簡,打開一看便愣住了。在李斯想來這些竹簡不過是儒家先聖賢典籍,可打開竹簡一看之下卻是一些記錄和儒家沒有半分關聯,李斯楞了楞又攔下一人拿起竹簡看去,不出意外的依然是一些記錄與儒家並無關係。李斯心中疑惑舉步來的已經堆積如山的竹簡麵前,順手從中抓起一卷竹簡展開觀望,依然是一些不明所以的記錄,從記錄上看想是遊記之類,可由於這竹簡乃是片段分辨不出所記錄的是何地,李斯眉頭緊鎖將一剛剛放下竹簡的侍從攔下拉到一旁低聲道:“這些竹簡是怎麼回事?”侍從不敢怠慢連忙道:“回丞相,這些是陛下特命銷毀的,小人也不知道是些什麼東西,說是儒家的典籍。”李斯心中大驚,他心裏明白這哪裏是什麼儒家典籍,這分明是記錄的一些地形以及發生的事情,乃是一些雜家典籍和儒家沒有半分關係,李斯想不明白這嬴政究竟是要做什麼,為何要借著銷毀儒家典籍的名義銷毀這些東西,更加想不明白的是那些被收繳的儒家典籍如今又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