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若想了片刻說道:“他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個不入俗流的山中隱士,但身上又有一種讓人說不出的感覺,總是讓人覺得並沒有那麼簡單。”
莫離笑了笑說:“他的確是一名道士,但是一名不甘願隻做道士的道士。”
“公子,你這說的幽若倒是不明白了。”
“白眉是道士不假,但他更像是一名政客。”
“難怪他說什麼天下、黎民百姓和江山社稷。”
“或許官場更適合他。若是在官場中,他心懷百姓,或許是一名功在千秋的輔臣。”
“那公子為何不答應他,做這天下之主呢?這樣,能夠治理天下,給百姓一個盛世太平。”
“幽若,你以為這天下之主的位置有那麼容易坐的麼。再者說,我心在修道,天下之主於我不過是過眼語言而已。”
“公子,之前你跟幽若講,昔日三皇五帝統治天下,文治武功,後能升天位列仙班,那您為何不效仿呢?這帝王之道不也是道麼。”
莫離被幽若問得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一路上沉默不語,直到一座城樓映入眼簾之時,莫離忽然開口說道:“幽若,你說的我無法反駁,或許我從內心便排斥,希望像師尊一樣,若是有能力為這世間盡一份自己的努力,但最終還是能夠成就自己的道,走我自己想走的路。你明白嗎?”
幽若不假思索的點點頭,莫離見狀又繼續說:“我拜入師尊門下的那一刻,師尊說修道之人,應當養天地之正氣,扶人間之正義,斬妖除魔以衛道,解世間疾苦以正心。我一直謹記師尊的教訓,幽若雖然你叫我公子,但我視你為妹妹,更當你為知己,若是哪一天我的道走偏了,你一定要提醒我。”
聽到莫離將自己視為妹妹、知己,幽若心中滿是激動。其實在她的心中,那些什麼勞什子的黎民百姓、江山社稷都與她沒有任何關係,她隻想著陪在莫離身邊,或許是為了報恩,或許正是因為莫離幫她正道之後的緣分將他們彼此牽絆在一起。而此刻莫離的一番話,觸動了她的內心,她似乎感覺到,隻有真正了解莫離的道,她才能走出自己的道來。
“公子,我明白了。”
前方一座城樓映入眼簾之中,巍峨氣派,城門外站著兩列官兵,人來人往。莫離指著前方說道:“前方有一座城池,正好是晌午時分,帶你進去看看這城中繁華。”
“樂安城。”
從樂安城的東門進入城中,遠遠便聽到小商販的叫賣之聲。挑擔兒的、賣米的、賣酒的、賣金銀首飾、衣服華冠的,總之城中商鋪林立,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幽若被城中的景象所吸引,如同一個七、八歲的孩童,對一切都充滿的好奇,時而走到賣麵具的小攤兒前,把玩著那些畫著不同麵兒的麵具,時而走到賣首飾攤兒前……莫離跟在幽若的身後,看著笑容滿麵的幽若,他想起了靈兒。
“公子,這是什麼?”
“姑娘,這是冰糖葫蘆,要不要來一根,很好吃。”小攤販一旁說道。
莫離掏出幾文錢遞給小攤販兒,從靶上取出兩根冰糖葫蘆遞給幽若。幽若輕輕咬了一口冰糖葫蘆,連連說道:“公子,這真好吃,你要不要吃。”說著將另一隻手中的糖葫蘆遞給莫離,莫離笑著幫她拿著,走在街道之上,倒是引來旁邊的路人連連回首的關注。
正好路過一家酒樓,名曰:“杏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