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這一階段的決賽是闖七座試煉塔,而七座試煉塔每座又分為七層,算是一個循環——每座塔數字相同的一層當中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隻是後一座塔的難度會比前一座高很多罷了,到了第七座塔更是被虛擬宇宙公司設定為“理論上恒星級絕對不可能通過”的難度!
而方元一層層秒殺的節奏便被終止在了第三座塔,當然,不是第三座塔第一層,而是第三座塔的第五層——內容是機械族傀儡一百架。
當然,別誤會,方元並非技窮於此了,畢竟就連原著中的“死神”伯蘭都能在闖到第七座塔之前表現的無比輕鬆,更別方元了——主要是在這裏,他沒能維持住之前那般直接“分身”然後揮劍秒殺所有一切的節奏。
原因則是……那麼做太累了。
是的,不是做不到,隻是懶得那樣做而已,因為他施展的手段某些意義上乃是在某些意義上觸及了不朽層次的,一般而言就連界主當中都很少有能夠施展的;換言之,以他如今恒星級的硬實力來施展不是法則造詣夠了就行的,其他硬實力不達標也是要拖後腿的!
強行施展的話也不是不行,但那就得靠他自己的一些特殊手段了,相當於用撲克牌搭建起一座高塔一般,一定要維持住其中的一個平衡才行,否則的話二話沒有下場就是一個“崩”字。
還是那句話,方元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所以對他來講僅僅隻是初步維持住其中的那一點微妙平衡並不難,輕易便可做到,但如此一來隻是初步維持住其中的平衡的話,能夠承載的“負重”上限自然也不會多麼高,而這裏這個負重上限指的便是方元在施展“分身”之時揮出那一劍的威力。
在一開始的時候,那一劍的威力是足夠的,但試練塔越到後麵難度也就越高,其中虛擬而出的各種怪物各方麵素質也就越高,到了第三座塔,頭幾層的倒是還好,第一層第二層都是血肉類生命,第三層雖然是金屬生命但整整有一千的數量,難度也不是太高,第四層又是血肉類生命——
直到第五層,僅僅隻有一百架機械組傀儡。
傀儡這種東西本身就對本身的強度有要求!雖然同樣有著要害,但尷尬的是方元那被自己限製了出力的劍做不到破防,捅了要害卻沒捅進去……
這才逼得方元又出了第二招——手中原本看不出什麼特異之處的金色長劍瞬間崩解開來,化作了一道道金色的劍——原來其乃是由衍神兵組合而成,而之後崩解開來的無數劍一部分飛回方元身後,重新化作了初始的“長棍”形態,另一部分則在方元身前劃出道道奧妙的軌跡,凝聚成了一把巧玲瓏的金劍……
但卻不是幻劍式——實際上方元並不喜歡施展那些“定式”,隻是偶爾裝逼的時候用一用,畢竟那些定式威力或許不怎麼樣,但卻足夠出名,正常出手的時候他還是喜歡用自己或隨意、或刻意創造出來的招數,因為施展起來夠舒服。
嚴格的,這一劍是方元從九重渾衍第二式刺式當中衍化而來的,或者是進化也沒什麼毛病,因為這一劍的奧妙程度絲毫不亞於衍神兵第三式“劍式”。
隻不過劍式走的是形成“劍之領域”的路子,而方元這一劍卻是在形成後的一瞬間劃過一道奇妙的軌跡,直接斬殺了整整一百具傀儡——不是這一劍將一百架傀儡都囊括了進去,而是這一劍飛行的軌跡“恰好”經過每一架傀儡的核心要害處!
通關。
方元繼續前行,於是接下來又進入了秒殺的節奏。
————分割線————
對於自己又嚇到了多少人,方元依舊不知道也不在意,但這卻又是事實,不容更改也不容辯駁。
其實比起他最開始施展的那“分身”一般的身法當中所展現出的空間奧妙而言,別他此時隻是施展出與九重渾衍第三式相當的招數了,便是直接拎出第六式乃至於第七式來都隻是能勉強媲美而已——但卻架不住那一招沒人見過,方元施展的如此流暢明顯是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