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1)

第三十六章

(3)要誠實

如果發現自己真的有錯,絕對不要再試圖為此而掩蓋或找理由開脫,那隻會欲蓋彌彰。誠實地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請求他的諒解,別人是無法拒絕的;也就會解除他的武裝,使他不再步步為營,也就能讓你繼續冷靜地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更好方法,而不至於爭論起來。

(4)答應考慮對方的觀點

有時,不妨答應考慮對方的觀點。首先這種同意絕對是出於真心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意識到自己思維的局限性和易僵化性,所以要時時保持謙虛學習的態度和多聽取他人意見的心態。對方提出的觀點極有可能存在正確的一麵,如果暫時不能做出判斷,那麼就應該答應再花時間多考慮他的觀點,防止自己犯錯,也讓他人覺得受到尊重,爭論就不可能發生了。

(5)找出共同點

有的爭論,到最後雙方發現其實彼此的觀點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完全沒有必要去為此而爭執不休。然而,因爭論對感情的傷害已經造成,不可挽回,豈不是件憾事。因此,在最開始就去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既能保持雙方的良好關係,又有利於找到靈活解決的方法。正如托馬斯·傑弗遜所說:“在原則問題上堅守立場,在極端問題上靈活處理。”7別當著矬子說矮話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在應酬中如果能夠極好地維護自己及他人的自尊,便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當著矬子不說矮話”,是告誡人們在應酬中不要傷他人自尊的意思。人生在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若以己之長,較人之短,則會目中無人;若以己之短,較人之長,則會失去自信。這是應酬中尤其要注意的一點。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子是個矮子,有一次到楚國去出訪。楚國的國君故意要以晏子的矮來耍笑一番,於是吩咐隻開大門旁的小門。晏子一看,便知楚王的用意,於是對門衛說道:“我代表齊國出訪,通常都是到大國從大門進,到狗國從狗洞進,隻是沒想到堂堂楚國竟然也會用狗國的禮儀來迎接我,看來我是來錯了。”楚國國君本想羞辱晏子,卻反過來被晏子好一頓羞辱。當著矬子說矮話,隻會自取其辱。

因此在應酬中,盡可能地避開對方的短處,也是應酬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無法消除的弱點,就像個子矮是天生的一樣。

大凡有短處的人都怕人提及。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也並非是絕對的,在日常應酬中,我們一方麵盡可能地避免提及對方的短處,一方麵也完全可以從真正關心對方的角度出發,善意地為對方出謀劃策,使他的短處變為長處,或者使他不為自己的短處而自卑,那麼,你同樣便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而且還會因此得到別人的信任乃至感激。

“當著矬子不說矮話”,推廣開來,就是不要將他人的不足放在嘴邊,即使非說不可,也可以變通一下再說,這是應酬的技巧,是獲得友誼的技巧。俗話說:“會說話的讓人笑,不會說話的使人跳”,就是說語言的變通所能達到的不同效果。因此,學會變通語言,在應酬中是非常重要的。8說話中應該注意的各種忌諱

無論對何人,在何種場合,談話中都有一些忌諱,應該避免。下麵是說話中應當注意的一些忌諱:

(1)不要談別人的隱私

比方你對他說起了別人的隱私,他本身有些秘密惟恐別人知道,而你卻在無意之中點中了他的隱私,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會認為你是有意揭露他的隱私,心中頓感不悅。

(2)不提別人不願談的事

某人做了一件事,因為他是別有用心,所以竭力掩飾自己,以防別人發覺。如果你與他早有交往,對他的用心知之甚深,他雖不能斷定你一定明白,但總是對你有些提防,你處在這樣的境地,既無法向他表白你並不知道,也無法表明你決不泄漏,那麼你將如何處理呢?大概你惟一的辦法隻是裝聾作啞,絕口不提此事。

(3)對寡信者,少言為上

別人對你並不十分了解,並不十分信任,你卻偏偏竭力討好他,為他出主意、想辦法,他如果采取了你的意見,而實行的結果並不理想,他一定會疑心你是有意捉弄他,使他上當。即使實行的結果很好,也未必對你會有好感,以為你是偶然想到的,實際又不是靠你,怎麼能算是你的功勞,所以你還是不說話為好。

(4)勸告也不要不講究方法

別人有過失被你知道了,你不惜直言相勸,認為他做得不對,他本覺得內疚,生怕別人知道後自己麵子不好看,而你卻去揭穿他,自然令他十分難堪,並往往由此產生怨恨,由怨恨而與你發生衝突。所以,你還是不說為好。即使勸告,也應以婉轉為宜。

另外,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方言也不相同。往往同樣一句話,意思完全兩樣。你以為是尊敬他,他卻以為你是在侮辱他,古人所以主張“入境問俗”和“入鄉隨俗”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