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大陸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覆蓋在整個大陸上的冰蓋就像一個正在發酵的大麵餅,年複一年堆積起來的冰雪緩慢地“流動”到大陸的邊緣,伸入四周的大海,形成了地球上壯觀的冰架,而羅斯冰架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規模巨大的冰架是南極特有的景觀。在南極大陸周圍,越接近大陸的邊緣,冰層會變得越薄,並伸向海洋,在海洋,海冰浮在水麵上,形成了寬廣的冰架。也就是說,冰架是南極冰蓋向海洋中的延伸部分,這些冰架的平均厚度為475米,其中,羅斯冰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架,位於南極愛德華七世半島與羅斯島之間,寬約800千米,向內陸方向深入約970千米,麵積約52萬平方千米,幾乎與法國同樣大小。
羅斯冰架是英國船長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爵士於1840年在一次定位南磁極的考察活動中發現的。他們在堅冰中艱難前行,到達外海時便被一座直立的、高出海麵50米~60米的冰架擋住去路。後來,他們就以羅斯爵士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巨大的冰架。
除羅斯冰架外,威德爾海灣的菲爾希納冰架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冰架,它的麵積約4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有大小不等的陸緣冰架約300個,這些冰架都靠冰川補給。如比爾德莫爾冰川,瑪麗伯德地流出的冰流都會給這些冰架提供更多的冰。冰架相對平坦,大部分地區都尚未破裂,然而,疏鬆的雪麵卻很難行走,隻能由人、狗或拖拉機來拉雪橇。雪麵波紋--風吹而成的堅硬的雪壟是最常見的,當它達到30多厘米高時,行走就非常困難了。當雪壟之間的槽溝被疏鬆的雪填滿時,表麵就呈現出平坦的假象,這時人們隻能踉蹌前行。
現在,羅斯冰架仍以每天1.5米~3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當冰架的末端由於內力和外力的作用就會斷裂成巨大的碎塊,在海上向四方漂浮。這些漂浮的冰塊像一座座小山,組成一片海上的琉璃世界,其中巨大的冰塊就叫做冰山。2000年3月,一座麵積相當於兩個上海市的冰山脫離了南極洲的羅斯冰架,科學家推算,這座冰山分離羅斯冰架後,需要約100年的時間才能通過降雪補充這座冰山造成的南極冰架的損失。由於冰山分離,羅斯冰架的邊緣向南推進了約40千米。
2004年12月,這塊從羅斯冰架上誕生的巨大冰山正好擋住了麥克莫多海灣的出口。12月正是南極的夏天,一年一度的暖流被擋在門外,海灣裏仍然是幾米厚的浮冰,因而堵住了幾萬隻企鵝覓食的道路,它們在冰上走路的速度可比遊泳慢多了。
羅斯冰架附近的的動物主要有鯨、海豹和企鵝,它們從陸地周圍的海水中覓取食物。藍鯨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這裏生活著6種海豹,因為它們擁有名貴的毛皮而慘遭捕殺。企鵝有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和帽帶企鵝4種,帝企鵝是其中體型最大的。羅斯冰架海域的浮遊生物如甲殼動物很豐富,其中磷蝦的蘊藏量就有10億~50億噸。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每年捕獲l億~1.5億噸,也不會影響南大洋的生態平衡。
羅斯冰架所在的南極大陸是全球冰雪覆蓋麵積最大的地方,這裏的微小變化都會對全球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