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戰士
“沒有人不厭惡戰爭,但我更討厭戰爭主宰世界!”
“魔族的餘孽已經覺醒,他們的獠牙必會跨過千山萬水,追逐我們無辜的百姓!燒殺搶掠,隻不過是他們日日夜夜用來狂歡的談話。可那些百姓呢,早就成了一堆白骨,靈魂徹夜得不到安息。你們這些無賴,我受夠了!殺戮盛宴,就到此為止吧。因為接下來,該到我了!”
“單於,我要向你宣戰!”
年僅18歲的霍去病帶領800騎兵,一路直搗他們老巢。
“我不畏懼敵人,是因為背後有需要守護的百姓。長途跋涉追至此地,則是要滅你全族!殺了我族那麼多無辜的人,就想一走了之了?”
“我和舅舅衛青帶著十萬騎兵和幾十萬步兵,一場激戰的戰爭開始了。我聽到長槍折斷的聲音,將士們的嘶喊聲變得更加沙啞,一具具被鮮血染紅的屍體倒在我的馬蹄下。已經記不起我揮動了多少次雙臂,長弓快要被我拉斷,背後的箭羽所剩也寥寥無幾。我最擅長騎射了,記得自己曾經這樣同舅舅說過;可是它在混戰中毫無用處,我完全施展不開它的威力!”
舅舅用他高大的身影擋在我麵前手上動作卻絲毫不減,說:“記住,騎射,要用在必要的時候。而且,必須一擊必中!”
“我的眼睛瞄向敵方那個站在高處的無賴身上,記得舅舅說過:那是一名指揮官。我想,事情一定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隻要我能取下他的人頭,敵方很快會不攻自破!”
箭羽在手中握緊。我看到,它也在為勝利歡呼,用自己的冷銳光芒來表達。光箭噌地一聲脫離長弓,穿透了一位敵人的胸口後再向後穿刺,它的威力是如此之強!然後,就在指揮官倒下的那一瞬間,敵軍的攻勢一下子潰如潮水。我軍乘勝追擊到狼居胥山。
這場戰役讓我名聲大盛,還因此得到封狼居胥的名號。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餘孽不滅,何以為家!
國家和人民,我來守護……
曆史中的那個ta:霍去病,西漢名將(前140—前117),漢族,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漢代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河西之戰,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
漢代騎兵的發展大致可以漢武帝為界劃分階段,此前是騎兵與車兵並重,此後則由騎兵完全取代車兵,進而成為漢代軍隊的主力兵種,是突襲作戰戰術的運用。
但霍去病的作戰可謂是迂回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因此他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