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博
《夢的解析》出版於1900年。弗洛伊德在廣泛總結前人有關夢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他對病人的夢的臨床研究,和個人四十個有關夢的自我分析,深入地探討了夢的實質、釋夢的方法、夢的偽裝、夢的材料和來源、夢的工作以及夢的過程的心理等有關夢的重要理論問題。它不僅提供了開啟神經症患者心扉的一把鑰匙,而且還成為了解正常人潛意識活動的一條最重要的途徑。人們通常把《夢的解析》視為精神分析學形成的標誌,並把它作為弗洛伊德學說三大理論支柱之一。
《夢的解析》共有七章:第一章詳述前人有關夢的問題的科學文獻;第二章舉例詳述釋夢的方法;第三章提出夢是願望滿足的理論;第四章闡述夢的偽裝(歪曲);第五章闡述夢的材料和來源;第六章結合多種夢例說明夢的運作方式;第七章闡述夢的過程心理學,既涉及弗洛伊德學說三大理論支柱(夢論、潛意識論、性欲論),更概述了精神分析學的基本理論內涵,如精神結構(潛意識、前意識、意識),精神過程(原發過程與繼發過程),精神活動原則(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精神動力(貫注與釋放、壓抑與阻抗)等等。
弗洛伊德本人對此書既十分重視又非常滿意。他曾說過,《夢的解析》這部書“包含了我有幸所能做出的全部發現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如果一個人偶有這樣的洞察力,恐怕一生也隻有一次”。有一次,瓊斯問弗洛伊德哪本書是他最喜愛的著作,弗洛伊德順手從書架上拿下兩本書,一本是《夢的解析》,一本是《性學三論》,並對瓊斯說:“我希望這一本書(指《性學三論》)能因為大家都接受這個學說而很快就會過時,但是那一本將會流傳久一些。”但是,這部著作剛出版時曾受到很大的冷遇和責難,第一版共印了600冊,頭六個星期隻賣了123本,在以後的六年內,又賣了228本,花了八年時間才全部賣完。弗洛伊德出版此書後,急切盼望各方麵有所反響,但卻令他很失望,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本書,隻有極少數人才知道它。當他在大學開設《夢》的講座時,聽眾隻有三個人。但《夢的解析》畢竟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代表著作,也是“使他名垂青史的一部巨著”,其重要性終於被人們所承認。在弗洛伊德去世前,共出了八版。西方學者有的將《夢的解析》譽為“揭開人類心靈的奧秘”。甚至美國前全國圖書館協會主席、伊利諾大學圖書館館長羅伯特·唐斯(Robert Connors)博士把此書視為“改變世界曆史麵貌”的名著。中國台灣誌文出版社1972年出版賴其萬、符傳孝等的中譯本《夢的解釋》;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張燕雲的中譯本《夢的釋義》;商務印書館1997年出版孫名之的中譯本;長春出版社1998年出版呂俊、高申春、侯向群的中譯本,被收入車文博主編的《弗洛伊德文集》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