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為府之國,風調雨順,糧草充足!
俠客盟攻下成都,平白得了一大糧倉,已經成為穩居下榜的大勢力。其中以俠客盟的三千武者兵馬最為精銳,還有收編的雜牌亂軍,整整有二十多萬,雖然戰力不強,但蟻多咬死象,也讓人不敢看。
那中原嶽王能亂世雄起,畢竟不是草包,在大梁城集合諸多勢力的兵馬,號稱有兩百萬之多,更遠在巔峰時的殺王之上。
一北一南兩大勢力遙遙對峙。當世人以為這場亂軍就會因此偃旗息鼓下來,呈現長久的拉鋸時。
雲逸又給了下人一個驚喜。
俠客盟率領眾多雜兵如同潮水一般浩浩蕩蕩而來,竟是絲毫不給嶽王整頓兵馬的機會。
雲逸清楚自己的核心主力一直都是俠客盟三千武者,那些收編的雜兵不過看似嚇人,其實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頂不上大用。
而那嶽王也是如此,號稱有兩百萬兵馬,但大多都是各方勢力集合在一起形成聯盟想要對抗俠客盟而已。
這兩百萬兵馬來曆不同,良莠不齊,戰力不一,隻是人多而已,根本沒有多少戰力。
雲逸自然也不會傻乎乎地留給嶽王整頓兵馬,統一戰力的機會。
雖然俠客盟手下也是雜兵眾多,但隻要核心的三千武者精銳仍在,雲逸又何懼之有?
此時俠客盟勢力廣大,隱隱有虎踞龍盤,勢吞下之勢。少林武當崆峒等江湖門派嚐到了好處,紛紛派出精銳弟子相助,想要獲得這份從龍之功。
雲逸親自出征,驅虎吞狼,一路掃蕩,諸多地方勢力紛紛掃滅,不攻自潰。
而那嶽王早早得知消息,竟是在平原上兩百萬兵馬鋪展而開,與雲逸形成了對峙。
雲逸兵馬一到,雙方都知道是你死我活的局麵,二話不雙方兵馬喊殺聲衝而起,已經戰成了一團。
一時間戰場化作了一場人肉磨盤,血肉橫飛,隻如人間地獄。
雲逸二十萬雜兵對嶽王兩百萬兵馬,頓時殺得翻地覆。
正當雲逸兵馬節節敗退時,突然一聲號令震動地,隻見那三千武者如同虎入羊群一般撲來。
一千少林棍僧在前麵開路,兩旁武當劍客守護側翼,雲逸手中劍法肆虐,出掌不斷,率領著三千武者竟是直衝兩百萬兵馬正麵,勢如破竹而來。
數量差距太大,僵持下去並不可取。
雲逸所用得是斬戰術,利用三千武者無可睥睨的衝鋒陷陣之力如同一把剪刀狠狠將嶽王的兵馬從中間一撕而開。
而這才是武者軍隊最合理的戰術!
嶽王處於軍帳之中,見三千武者勢不可擋而來,拚命集結兵力也無法阻擋竟是率先逃跑。
主帥已失,兩百萬大軍士氣全無,頓時大敗虧輸,四方潰散逃跑。
這場勢力結盟也被攻破。
而嶽王雖然麵前逃回大梁城但也被俠客盟重重包圍,成了甕中之鱉,很快就成了雲逸的階下囚。
至此下六大寇完全被俠客盟掃滅。
下震驚,朝廷震驚。
這一場下亂局差不多一年時間,俠客盟卻橫空出世,占據東南西北諸多地盤,成了第一大勢力,坐擁兵馬百萬,再加上江湖諸派鼎力相助以及閑散武者前來投奔,武者成軍更是急擴張到了一萬。
俠客盟已經一躍成為可以與朝廷相比的統治者。
而雲逸與大梁城收複六大寇之最後一役成功後,他遠望北方那座傳承已久的紫禁城,明白了自己稱王的時機已經到來。
王圖霸業唾手可得,顛覆昏庸朝廷,掃平關外韃子,重立中華的夙願終於將要達成。
一個月後,雲逸在群雄簇擁之下,與大梁城登壇拜稱王,正式爭奪神州鼎器。
因其以江湖武者起家,武道修為冠絕當世,故被稱之位“武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