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18作文的分段
劃分段落是結構布局的一個重要環節。段落在文章裏,具有“換行”的明顯標誌,是文章思想內容在表達時由於轉折、強調、間歇等情況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頓。
有的同學寫作文不知道停頓,常常是一段到底,把眾多的內容接二連三地推到讀者麵前,使人應接不暇,弄不清哪裏是一個意思,也分不清他文章的主次。有的不管寫什麼文章,都是老三段,一段開頭,一段結尾,中間一個大段,不僅形式單調,而且比重失調,中心段黑鴉鴉一片,條理脈絡看不清楚。還有的一段話不是圍繞一個意思來寫,段與段之間也缺乏連貫性,使人讀了他的文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所以說,準確地劃分段落對於結構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條理文章方麵的作用起碼有三條:第一,有助於邏輯地表現思維進程中的每一轉折、間歇,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內在層次;第二,使文章眉目清楚,主次有序,便於讀者閱讀、理解,並借助分段“停頓”之機,獲得思索、回味的餘地;第三,某些特殊段落(一般均較短),能夠起到強調重點、加強印象、傳達某種感情色彩的作用。
前兩條不言自明,這裏隻對第三條做些說明。
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上收有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這篇文章的結尾是這樣的: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底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裏,現在卻隻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
活該。此文結尾,“活該”二字單獨成段,不僅收束全文十分有力,而且傳達了作者強烈的感情色彩。如果把“活該”二字調上去不單獨成段,其味道和分量就不一樣了。
再舉一個同學們熟悉的例子。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讚》中,有這樣兩段文字:然而刹那間,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麵遠遠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隻有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聳立,像哨兵似的樹木的話,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後麵的這一段文字,既照應了開頭的“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一段話,又在後文中往複出現,在結構上,顯然起了突出主題,加強讀者印象的作用。
明白了文章分段的作用,下麵,我們再講講怎樣進行文章的分段。
一篇文章的段落怎樣劃分,沒有絕對的固定的模式,一切要以最好地表達內容,方便讀者閱讀為宗旨。比如,記事一類作文,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進行中的每一步作為一段,也可以根據時間的轉換和地點的轉移分段。屬於記人一類作文,是通過一件事情記人的,同記事的分段方法類似;是以幾件事情記人的,可以每一件事分為一段;或以人物的每一個特點分段。記物的作文,可以觀察的不同角度分段,或以事物的各個特點分段。這些都是通常的分段方法,具體到一篇作文,還是要根據內容的需要自己決定。
文章的分段雖沒有一定的模式,但通用的原則還是有的:
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單一性。即是說,一個段落隻能有一個中心意思,不能把一些互不相幹的意思放在一個段落裏。
第二,應當注意段落的完整性。一個意思要在一個段落裏集中講完,不能把一個意思中間拆開,這一段說一點,那一段說一點,使一個完整的意思七零八落,殘缺不全。
第三,段與段之間要有內在的聯係,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使人讀起來,感覺段與段之間意思不連貫,這一段與那一段銜接不起來。
第四,段落的劃分不能過於細碎,顯得零散。
第五,分段要注意整體的勻稱。一般說,分段“粗”的文章,節奏要舒緩一些;分段越“細”,文勢即越促急。所以,段落劃分粗細合度的掌握,要根據文章的需要和所表達的情感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