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電梯,四周是單純的銀白色,大概可以容納下兩輛新能源汽車,沒有任何按鈕,一麵嵌入電梯門右側顯示器,孤單的待在這密封空間,就像被人遺忘的服務員,可能由於不是高峰時間電梯內隻有我,和小c。
“小鳥你向那麵顯示器靠近些”
我聽話的向前走去。
“好了”
“這就可以了?”
“人工智能專用語言很是快捷(程序間的交流)”
人在進入封閉的空間內時間感會趨於不真實,不知道下降了多少時間,中途也沒有一同向更深處降去的乘客。
“直達?”
“當然,如果在地下亂挖一通的話即使是著大平原也會出事的,但隻在一個層麵做好相應措施問題就不大”
自動打開的不透明的門,每一次的打開都會使人有期待感,第一批乘室內電梯的人,在隨著腳下一陣搖晃後,迎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象會是什麼感受?
門不緊不慢的打開,地下300米的景色小鳥大致在腦海中進行了模擬,但與眼前的完全不同,完全用金屬覆蓋的頂層,使用同藍天一樣的顏色進行圖層,偽裝式的雲朵是高光燈把它凸顯的更加亮白,整個頂層所發出的光與地上幾乎沒有區別,這些設備也不是隻發光不發熱的花瓶,氧氣供給頭盔顯示,氣體ok可吸入,掙脫束縛似的將頭盔舉起,壓在腰間,抽動鼻尖,空氣的溫度濕度經過人工的調配,浸透皮膚,電梯背後是岩璧,前方數步也是由玄武岩所鋪設的路麵,與活生生的草地接軌,放眼望去,居住區的房屋顏色鮮豔卻又相互映襯做落在一起,並不像棋盤那麼工整,村落一般的隨意,小溪隨地形的改變而改變,貫穿”居住區”。
“現在采用原始導航”
“向前走150米”
“右轉,繼續前進50米”
“左轉,前方5米紫色,石木混合建築為目的地,歡迎下次使用”
我像被語音遙控的玩具,聽話的完成了任務,房子為美式別墅,占地不大,有獨立的小花園,外圍被一圈石牆所包裹,石牆並非封閉式,將綠化帶似的植被代替一部分的石料和周圍很是搭配,沒有車庫,一輛山地車安詳倚靠在屋簷下,徑直向台階走去,總共3階,咚咚咚,剛好三聲,看來是空心的,‘可以代替敲門了’,我有些不自禁的想到,台階最高處有一個平台,各自向門兩旁延伸大約一米,原木色的護欄,時不時發出驅蚊草的味道,看來這裏也有蚊子啊,那些頑強的生物對人的依戀可謂是非同一般。門是把手門,淡咖啡的門麵,巧克力色把手,曲奇色的包邊。
“走近一點小鳥”
“這個也是內置電子鎖的門?”
“差不多吧,用鑰匙也可以打開”
“看來博士做的還挺全麵啊”
“嘀嘀,談妥了”
機械間的語言甚是快捷,進入屋內又與我所想的畫麵不同,本以為博士是現役單身教授,我就做好了家裏一團髒亂準備收拾的心態,目前眼眶中映現出的是與之完全想法的畫麵,小麥麵包色的地板,沒有一點發黴的黑斑,鮮牛奶色的牆壁,掛著肌膚看不懂的水墨畫,像堆積起來的水果沙拉的吊燈,正下方是醬牛排色的地毯,足足有牆1/2大的量子電視,用醬油的顏色對著我們,想到這裏我不得不承認,我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