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以退為進,說話棋高一著
以退為進的口才,貌似與本意相悖,實際是用退一步的方法,取得優勢,而最終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以退為進,比隻進不退好。因為通過退可以積蓄更大的進的優勢,比平平而進取得的效果更大。
人們一般都有這樣的常識,要用拳頭擊倒對方,如果先伸直了胳膊撞擊出去,一定會顯的用力不足;而如果先收回拳頭,再猛擊出去,一定會重重擊倒對方。
《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著一則以退為進的論辯好口才案例。
楚莊王十分鍾愛他的一匹馬,但這匹馬因過於養尊處優,太肥胖而死。莊王命令全體大臣為死馬致哀,並要用一棺一槨裝殮,按大夫的禮節舉行葬禮。百官紛紛勸阻,莊王大動肝火,下令誰再勸阻,定判死罪。
宮中有個叫優孟的人,進宮號啕大哭。莊王問他哭什麼,優孟說:“這匹馬是大王最心愛的馬,以楚國之大,什麼東西弄不到!現在卻隻以大夫的葬禮來辦喪事,實在太輕慢了!我請求用君王的禮儀來埋葬。”
楚莊王一聽甚為高興,便問:“依你之見,怎麼個埋葬法呢?”
優孟說:“最好以雕琢的白玉作棺材,以精美的梓木做外槨。還要建造一座祠廟,放上牌位,追封它為萬戶侯。這樣天下的人就知道,大王是輕賤人而貴重馬了。”
楚莊王一聽,如夢方醒,說:“我的過錯竟到了這種地步!”
優孟說服楚莊王別葬馬,不是直言相阻,而是以退為進,先消除了莊王的對抗情緒和排斥心理,最後取得論辯的勝利。
某山區一個小村的支部書記帶領群眾修路時,放炮炸石砸斷了一家農戶的梨樹。這顆梨樹是這家農戶的財源,主人揪住支書要他賠。
支書說,秋後一定賠償,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擁而上,把支書好一頓打。村裏的黨員和群眾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開村民會,鬧事的人也覺得理屈,準備挨整。
不料,支書開口竟做檢討:“老少爺們,我還年輕,得大家幫扶。哪個活我安排錯了,哪句話我說得不對,大家擔待,我作檢討。”對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後來鬧事的人找到支書,當麵認了錯:“你是為全村,我是為自家,我錯了!今後你咋說,我咋幹,聽你的。”
支書是很懂得交談之道的。為了開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個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讓和退縮,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堅強;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有效的以退為進的方法。
由此可見,以退為進的交談方式,是一種有效的交談策略。它表麵是退縮,實質是進攻,退是為了更好的進。就像拉弓箭一樣,先把弓弦向後拉,目的是為了把箭射出去。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幾點:
①要知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②要有度,退要適度,進要有力,有如拉弓,過度則弓弦易斷,不夠則不能把箭射遠。
③生拉硬扯是不能取得好結果的,隻有順應對方的話題和心態,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才能退得巧妙,進得有力。2先放後收,語言張弛得宜
人們通常都具好奇心,越不讓做的偏要做,越要求做的偏不做。掌握這種心理,我們在說話時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先放後收,常能出奇製勝。
1925年,賀龍任湖南澧州鎮守史,他的部下在津市沒收了一批英國商人偷運的軍火和鴉片。為此,英國駐華大使館的官員由省政府官員陪同,前來找賀龍交涉。
英國官員傲慢地說:“敝國商人在貴地津市經商,財物被你手下的人搶劫一空,請你處置。”
賀龍不緊不慢地說:“那就請你寫一張丟失貨物的清單吧。”
英國官員以為賀龍真要追還被沒收的走私商品,就一件件寫了起來。此時,走來一個軍人向賀龍報告,英國人的貨裏有不少是槍支、彈藥和鴉片。
賀龍一聽,就對英國官員說:“請你把槍支、彈藥和鴉片都寫上吧!”
英國官員照辦了,還簽了名。賀龍接過清單,臉一沉,說:“我正在追查私運這批軍火、倒賣毒品的罪犯,想不到你們倒自己送上門來了!你們違反了中國的法令,我要向國際法庭控告你們!”
英國官員張口結舌,狼狽不堪。
賀龍在這裏就運用了欲擒故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