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一個世界茶葉協會的高級會員,國際頂尖的茶藝師,今年才二十六歲,在茶道之上,如此年輕的他便有這樣的成就,除了過人的天賦和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對於年輕的宋晨來說,能夠品味到各種的茶葉,便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因此,他不願意坐在枯燥的茶室之中,品嚐別人送來的茶葉。
而是行走在山間林中,尋找那一片片自然賜予的精華。
許多年來,他走遍了很多地方,隻為親口去體驗那令人沉醉的味道。
……
神農架,由大巴山脈東延的餘脈組成中高山地貌,區內山體高大,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神農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成為華華中第一峰,神農架因此有“華中屋脊”之稱。
據傳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采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後“架木為壇,跨鶴升天”。
傳說,神農氏曾誤食斷腸草命在旦夕,這時正好一滴露水從一片葉子上滴落到神農嘴裏,將毒素解去,神農醒後,發現那葉子泡出來的水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這便有了茶的由來。
也不知,有多少謎題未解,奇峰怪石,原始森林密布,讓它在世人眼中顯得恢弘而又神秘。
這裏,也是宋晨將要去的最後一個地方,這裏,是茶道的發源地。
初來這裏,宋晨便被神農架美不勝收的景色所吸引,一進山中,便流連忘返,不知歸路。
然後…便在這大山之中迷失了方向。
隨著時間的流逝,天色越來越暗,夜幕就要降臨。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太陽快要落山之時,宋晨終於找到了一處山洞。
“還好,這有個山洞,在這大山裏連指南針都不好使了,手機竟然也沒信號,看來今天就隻能在這個山洞裏過一夜了,不知道傳說中的神龍架野人是不是真的,我還是先進去看看好了。”迷失了方向的宋晨一邊走進山洞,一邊自言自語道,雖然在山林中穿行很累,但是宋晨還是決定好好檢查一下這個山洞。
好在他每次探索一個地方的時候,工具都帶的很齊全,從身後的背包中拿出一個手電,宋晨就進了山洞裏,山洞中有些濕潤,兩邊的洞壁上還掛著一些晶瑩的水珠,被手電一照顯得五彩斑斕。
山洞很深,也比較平緩,起初,宋晨還能在洞中看到一些朔料袋,飲料瓶,顯然是有人來過這兒的,這讓他懸著的心微微放下了些,不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宋晨仍然繼續朝裏麵走去,再走過一段之後,那山洞竟開始緩緩向下延伸,道路也開始慢慢的變窄,宋晨也再沒有看到有人活動過的痕跡,但從始至終宋晨也沒有發現有什麼危險。
走過那段斜坡之後,道路再次變得平緩起來,頭頂開始出現了一些鍾乳石,不時滴落下晶瑩的水珠,叮咚的流水聲從洞中傳來。
“前麵竟然有水?這可是好東西啊,無汙染的天然泉水,用來泡茶一定別有一番滋味。”對於宋晨來說,除了自己尋找茶葉,水,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此時聽到流水的聲音,自然讓他欣喜無比,繼續向前走去。
走過一段之後,水流的聲音越來越清晰,讓宋晨不禁加緊腳步往前走去。
很快,宋晨便來到了一個約二十平米的洞廳之中,而流水聲,也正是從這個洞廳中傳出去的。
宋晨見到這洞廳之中有一條約一米寬的小地下河從中流過,水流清澈無比,叮叮咚咚的聲響仿佛樂章一般,洞廳的兩邊各自有一個洞,這水便是從一個洞中流進了另一個洞裏,也不知道那水從何而來,又流向了何方,最為奇特的是,這水流之上竟有一石橋橫在兩邊,看不出是人為還是自然形成,過了那個石橋,還有一洞口,宋晨隱隱看到那洞中似乎有光照射過來。
“難道這洞中有人?”取出水壺,宋晨小心的一邊將它裝滿,一邊想到。
雖然,這黑暗的洞廳讓人害怕,但宋晨還是決定進去看看,收好水壺,走過石橋,宋晨走進了那個洞口之中。
往前走了約五百米,宋晨終於能看清,那洞的盡頭似乎有兩團燭光一樣的光亮閃爍著,兩團光亮中間似乎還有一張桌子一樣的東西,宋晨不由的加快腳步往前走去,同時心中也在奇怪,這山洞內部已經開始缺氧了,怎麼還會有人在裏麵點亮燭火呢。
很快,宋晨便走進了那個發出光亮的洞廳之中。
噠吧,饒是宋晨浸淫多年茶道,心誌堅定,走到那洞中也是嚇得將手中的手電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