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采取9×61毫米步槍彈為軍用製式步槍彈的日麥軍隊看來,別說以上這兩種子彈,哪怕是鐵拳人列位製式的8×59毫米步槍彈,也是屬於“威力不足”的類型。當然,現在的日麥軍隊已經向國內的各個軍火商進行招標,準備對自己的輕武器進行一輪改革,畢竟再怎麼說,9×61毫米步槍彈在日麥人建國到如今的150年裏,一直使用容易產生爆裂的圓彈頭與國外采用的利於穿透型尖彈頭有明顯地差距。再加上現在的日麥帝國在化學與物理方麵取得的成就,槍與彈的改革勢在必行,輕武器減重可是大勢所趨。
其實話又說回來,9毫米係列子彈追本溯源,那都是因為當年建國前的日麥人被手持8毫米口徑係列武器的鐵拳人殺了一百萬,導致從北方南下逃難的幸存者怎麼樣都咽不下這口氣才搞出來的。至於9×61毫米步槍彈,那就是日麥人建國後一方麵硬是要把鐵拳人的8×59毫米步槍彈比下去,一方麵化工與加工技術落後導致的結果。更別說臨近大遠征的前20年,11×24毫米手槍彈正式成為日麥軍隊的製式手槍彈,日麥人那是突然在大口徑子彈上(隻要口徑到達11毫米,在日麥帝國軍事百科裏均屬大口徑子彈)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其中的例子就是他之前用過的奪標步槍所發射的12×74毫米步槍彈,以及現在在他身上的安可手槍發射的11×67毫米步槍彈,都是大口徑步槍彈當中能體現什麼叫威力的絕對典型案例(打炸目標,導致目標的身體各種被子彈撕裂)。
所以,日麥軍隊的這次輕武器招標,相比於槍,子彈,尤其是步槍彈一定是第一樣要重視的。他之前跟湯普森槍行寫的回複信件裏頭,就專門說過這個問題。然而他自己也有兩個提議,低速重彈與高速輕彈,前者就跟重錘一樣直接打倒對手,後者就跟利刃一般當場擊穿對手。兩者究竟如何,那就得通過實戰來進行檢測。當然,日麥人的子彈還是根據傳統,絕對不可能在9毫米口徑之下的。唯獨隻有外貿才會專門生產9毫米口徑之下的槍械與子彈。
例如他們西邊的海上鄰國,那些人就長得比較瘦弱,這裏的林明頓武器公司就曾經設計過一種6×56毫米的無殼步槍彈。
即使如此,很顯然,日麥帝國國內是絕對不會有該型彈藥出現,更不會有發射如此“弱小”的子彈的槍械出現。
所以,賽爾手槍雖然也可以改裝成他家珍藏的寇特手槍一樣,14發彈匣供彈,但是當成口袋手槍或者是外界所說的掌心雷,賣給那些平時不拿槍,戰時心慌慌的家夥防身吧。口徑彈藥類型9×17毫米手槍彈不用改,9發也好,18發雙層彈匣也好,就這樣賣出去,估計某些總想著腰上別一把小手槍出現顯威風的家夥會非常喜歡的(換成日麥人,絕對鄙視這類白癡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