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無邊的南太平洋,有一個複活節島。它是靠近南回歸線的一具孤島,東距智利海岸約3 500千米,西距波利尼西亞群島中的匹特開恩島約1 800千米。
複活節島的名稱由來已久,最初當地人的土語稱之為“奧霍斯克米蘭阿爾謝洛”,意即“望著天空的眼睛”。後來,這個島又被稱為“特裏斯特伊埃斯拉尼亞”,意即“悲慘與奇怪的土地”。而現在的名字“伊斯特艾倫德”則是由荷蘭探險家雅可布·洛去文命名,意為“複活節島”。因為他登上此島時恰好是1722年的複活節。這個名字得到世界公認,並沿用至今。
幾個世紀以來,複活節島由於存在許多不解之謎而受到人們的注意。島上的巨林石雕人像便是其中之一。沿複活節島四周,矗立著600多尊用整塊火成岩雕成的巨大半身人麵像。這些石頭人麵對波濤洶湧的大洋,造型生動奇特,有的大頭,有的深眼眶,有的高鼻子等等。它們一般7~10米高不等,每個重90噸左右,整齊地排列在4米高的長長石座上。據考證,這些巨石人像在島上有居民之前便已存在了。誰能創造出如此的奇跡,真是令人費解,從而引起人們更大的興趣。除了那些神秘莫測的石雕群像外,還有豎立石像用的一百多座平台。他們有的高達45米,長達90米。
為了解開石像成因之謎,專家學者們想方設法地尋找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終於找到了古時留下的一批木板。這些木板上麵有用石器或鯊魚刺刻的象形符號,但至今尚未破譯。另外,人們還在島上找到了一個蘭諾拉拉庫火山采石場。人們猜測,石像的選料可能是從這兒運到海濱的。但兩地相距10多千米,甚至數十千米。那麼,在遠古時代,他們又是怎樣進行長途搬運的呢?這又是一個謎。
這一係列的疑竇給小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近年來,有些人甚至把它解釋為外星人的傑作。年複一年,複活節島上的奇特景色和人麵巨石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和科學研究工作者。
複活節島傳說之一複活節島本身是一座孤島。在很早以前,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就居住在這裏。如果將島上的石像和南美或中美洲的文物相比較,就可以發現它們是很相似的。實際上,石像是他們雕的,廟宇是他們蓋的。後來,波利尼西人突然侵入複活節島,把印第安人趕跑了,這樣,複活節島上的石像就成了一個“費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