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臉色一陣煞白,這幅畫到他手裏時明明沒有落款,為何現在角落處竟然赫赫然標注著李三白的表字?
“兒臣冤枉啊!父皇,您一定要相信兒臣!”
皇帝本就因太子的壽禮有了幾分怒意,沒想到最寵的兒子竟然也出了昏招。
其實他並非看不出來這兩個兒子之間矛盾已久,且相互較勁。
太子雖是儲君,卻不得他的心,所以太子便有些急了。而晉王是因為自己給了他希望,這心思就開始不單純了。
“行了!做錯了事就要受到責罰!今天是皇後的壽辰,皇後,你說怎麼處罰老四?”
畢竟是寵了那麼多年的兒子,皇帝還是有些偏向的。他主動提出讓皇後處罰晉王,皇後礙於他的麵子,總會手下留情。
唐憶慈暗中舒了口氣,總算老皇帝沒再讓她發表意見。這太子和晉王,得罪了哪個都不是好受的。
皇後板著一張臉,很明顯是真的動了氣了。但是丈夫的麵子還是要顧忌的,更何況太子剛才也弄砸了壽禮,總不至於罰得太重。
“晉王也算是一片孝心,罰重了倒顯得本宮這做母後的刻薄,不如就罰抄寫《二十四孝》吧。”
晉王心中鬆了口氣,幸好不是什麼大的責罰。這《二十四孝》也沒有多少篇幅,抄寫一份根本不算什麼。
“不過本宮這個人眼裏最容不得沙子,晉王可不要敷衍本宮。”
意思就是抄到皇後滿意為止了。
淑妃見到自己兒子被這樣刁難,當即毫不客氣的反諷道:“皇後娘娘,慈母多敗兒,您這樣明著偏袒太子,怕是不妥吧?”
皇帝最討厭後宮的女人勾心鬥角,當即嗬斥道:“夠了!今日是家宴,朕不想再聽到其他聲音!”
皇後和淑妃果然不敢再做聲。
接著齊王和九皇子一同獻上了一尊佛像。
齊王說得一口漂亮話,再加上正太九皇子賣萌又耍寶,大殿上的氣氛才算是緩和了些。
唐憶慈瞧著,皇帝也難得有了一絲笑意,看來這個齊王人緣不錯。
齊王和九皇子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生母良妃雖然病故,可是母族安陽侯府卻很硬,嫡親姑姑更是開國功勳程國公的夫人。
更難得的是,有如此強大的母族,竟然不會引得皇後、淑妃記恨。看來這個齊王很會做人。
三公主因為午宴的事,今晚難得的安生,獻了壽禮便乖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唐憶慈心裏默默期待著那個冰疙瘩向皇後獻禮,可是左等右等,都沒見他從自己的座位挪動一步,不由有些小失望。
如果她沒猜錯的話,那個在禦花園救她的冰疙瘩就是六皇子鳳離。
七歲作為人質被押送到北冥,從此開始了十年的質子生涯。直到三年前,北冥和南楚簽訂了和平協議,他才被送回了南楚。
傳聞他生母地位卑賤,因為穢亂宮闈被處以極刑,他因此一直被皇帝厭惡。
有著那樣悲慘的童年和少年,唐憶慈倒是可以理解他冰冷陰沉的原因了。恐怕是個人,擁有這樣的遭遇,都很難快樂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