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1 / 2)

雖然文風的事解決了,但隻是個開始而已。如今除了文氏之事,還有正與軒轅打得厲害的大周。幾百年來,大大小小的戰爭都不曾停過,誰叫數百年前,兩朝本為一體,所以吞並對方自然地成為最大的追求。我明白了若要安定,必然要做到內和外靜。而此時正是個機會,從很早以前我就開始準備,隻為了如今這一刻。

吹幹了聖旨上的墨跡,拿起玉璽,蓋上一章。喚來侍衛,命他八百裏加急送到驃騎大將軍手中。一定要讓他的軍隊緊緊纏著玄黃薑明賦,不讓他有機會顧忌大周國內之事。

承息望見剛出門的侍衛,侍衛立馬行禮。他揮揮手,讓他下去了,並沒有問侍衛手中明黃色的聖旨。因為他知道,這玉璽是在禦書房中,而隻有他和阿姐可以使用。所以這道聖旨自然是阿姐寫的。而阿姐是不會讓侍衛知道聖旨內容的,侍衛也沒那膽子敢偷看聖旨。所以,問了等於白問,幹脆就直接放他走了。

“息兒,文氏一族的事處理得如何?”我暗含焦急的語氣,不知道他如何了,紫玉應該安然脫身了吧!

“息兒已將文氏一族全部抓獲,文黎已經讓紫楓迷昏劫走了,所以並沒有危險。”雖然阿姐沒說,他也很想將文黎收監,但是他知道這麼做阿姐一定會不高興的,她一定會愧疚的,肯定會把他救出來的。所以,他就幹脆提前將他轉移。

我鬆了口氣,仿佛壓在心口的大石頭終於消失了一般。我將這事交給他處理,不僅僅是為了鍛煉他,讓他獲得威信,更重要的是我無法否認我不能夠坦然地抓走文黎所有的家人。我知道雖然有些人參與了,但是還有些人是無辜的,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尤其是那些女眷,但她們奢華的生活正是從老百姓身上壓榨而來的。何況如果不能夠處理好這一切,不將文氏滅九族,那麼就會愧對受過迫害的朝臣、平民,難以平複天下百姓的怒氣,難以建立威信,難以震懾混亂的朝臣。雖然用寬恕的態度來赦免他們的罪行,能夠贏得仁和的美名,但是也會讓朝臣覺得新皇可欺,更加難以整頓朝綱。所以隻能用一開始的強硬手段威懾朝臣,然後再用仁和的心態麵對軒轅的子民。

其實我真的很不想傷害那些無辜的或者被迫涉入此事的人,有一些還那麼年輕天真不解世事,卻要麵臨某些人帶來的滅頂之災。

“阿姐,你不能心軟。文風與文淑妃苟合,產下八子,調換二子,毒害太子。這麼多年來,結黨營私,控製朝政,迫害忠良,收受賄賂,引起貪汙之風,手段過於嚴厲殘酷,罔顧律法,陷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僅如此,還設計飛龍門事件,逼得正德王謀反,威脅逼迫皇上,私自帶兵攻入皇宮,血染皇城,射死正德王,罪惡滔天,條條都是大罪,是他弄得好好的軒轅成為如今這副模樣,他可是軒轅的罪臣。依據軒轅律法,就算是滅九族也洗不清他的罪。若是阿姐赦免了那些看似無辜的人,百姓與朝臣怎能信服,定然會認為阿姐因與文黎有私交,因而包庇文家。”說到這,我仿佛看到他眼中的怒火,但定睛一看,隻見他繼續淡然地說道,“阿姐,你應該不會走一條彎路。”

是啊,就算救了他們,我得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整頓朝綱,那樣的話,受苦的百姓會更多。所以,還是按照律法行事,讓混亂的朝堂局麵會因此而被震懾住,整頓與改善的措施就比較容易施行,那麼受苦的子民就會變少。我隻能關注數量,而非是誰。

“放心吧!阿姐,隻是難受,並非真的分不清緩重。”

想起已收拾好的行囊,便道,“那邊已經差不多準備好了,阿姐得趕快去那兒。這裏就交給你了,對了你還得去探望一下那些有些資質的老臣。”

他點了下頭,“息兒已經去看過程雲。他本想離開,但息兒把他勸了下來。”

我讚賞地笑了,“他也算是為他父親報了仇,但是恐怕不能認祖歸宗了,文氏如今可是街頭老鼠人人喊打。”他忍了那麼多年,也是個厲害的主兒,如今仇報了,應該很茫然吧!既然息兒能夠將他留下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走了,如今的朝堂正需要像他這樣剛正不阿的人才。而且,他也可以為文氏解少些罪孽,說不定有一天,可以公開他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