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緯的二次創業,同樣免不了招工。從門店的兩三個,到後來公司的幾十人,乃至集團的幾千人。
粗略算下來,為楊老板服務過的員工或經理人,恐怕有好幾萬。這些人後來談起楊老板的為人處事,覺得他什麼都好,花錢也大方,就是有一個很恐怖的毛病。
他喜歡悄無聲息地偷聽員工們談話。經常把人嚇一大跳。
多數男性同胞,認為楊老板這麼偷聽別人的隱私,很不道德;而幾乎所有的女性同胞,則認為他是個十足的變*態。
其實,員工們都誤會了老板楊緯。他不是不道德,更不是變態,而是最初的心病一直沒治好。他就怕別人直呼其名。
到了這一步,其實直呼他名字的員工基本沒有,公司規模較小,大家叫他“楊總”;公司規模再大一點,大家便尊稱他為“楊懂”。基本不存在名字的困擾。
但對楊緯而言,症狀一時消失,而病根未除。
曾有一個男性員工,向另一個剛來的女性員工,介紹老板的真姓大名:
“我們老板就是楊緯。”
因為這時的楊緯在業界已經大名鼎鼎,這個祈使句,多少有點自豪之意。男員工說完拋過去一個媚眼,女性員工為了表示友好,還回來一個媚眼。
然後兩人相視而笑。
沒想到此時的楊緯,正站在單麵透鏡背後,看到了這一幕,理解為兩人像當初的農民工一樣,心有靈犀地取笑他的名字。隻不過方式比較文明而已。
第二天,這兩個員工莫名其妙地被開除了。當然按勞動法結算了工資。
後來楊緯感覺到,要徹底醫好自己的心病,光是被動地觀察還不行,得主動出擊。於是從這一天開始,見到麵生的員工,便主動向人介紹:
“我是楊緯。”
說完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嘴角露出不懷好意的微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開除了再說。
有個剛從別的公司跳槽過來的部門經理,業務很強,就是說話的時候,為了加重語氣,喜歡嘴角一扯一扯的。一個早晨楊緯見到他,也是主動介紹:
“我是楊緯。”
部門經理趕緊立正,中氣十足的回應:
“楊總好。”
很不幸的是,楊緯看到了嘴角一扯,理解成不懷好意的微笑。當天下午便讓他走人。
接下來,楊緯給公司內部熟悉的人打電話,劈頭第一句便是:
“我是楊緯。”
如果對方竟敢在電話那一端嘻嘻而笑,那麼很不幸,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鐵定走人。
經過好幾年嚴格的過慮,公司留下來的,不是業務最強的,而是對“楊緯”這個名字無動於衷的人。直到此時,楊緯的心病才基本痊愈。他敢於大聲向天下人自我介紹:
“我是楊緯。”
他已經身家好幾十億,報出這個名字,人家投過來的,都是討好諂媚的目光與笑容。此後,動不動就自報姓名,便成了他的口頭禪。
心病醫好了,便開始參與慈善,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最終,他因為名望和地位,成了市裏的什麼委*員。
萬沒想到,在一次市會議上,他遇到了一個敢於大聲取笑他名字的人。
而這個人,是他萬萬得罪不起的。
此人,就是前麵一再提到過的、尋找棋局殘頁的神秘省城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