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名將宗澤(2 / 3)

隻聽宗澤歎道:“呂節度使是大宋少數有兵之外鎮,但也因此遭到朝中小人忌妒。他身處如此風口浪尖之中,不得不小心行事。而且呂大人由朝中外調地方,始終想著重回京城。平賊雖然是大事一件,然呂節度使卻容不得一點失敗。”

遊坦之笑道:“所以將軍便來與我共事,勝了,將軍計賊有功,呂大人指揮有方。敗了,將軍有負重托,呂大人卻無甚過錯。”宗澤聽了遊坦之的取笑之言,卻是一點也不覺得好笑,道:“吾身為大宋之將,自以保護大宋百姓為職。功勞過錯,隻是其次。”

遊坦之聽他這幾話說的慷慨激昂,當下也不由得為他氣度所折。道:“將軍年紀雖輕,卻實乃我大宋之福。卻是在下小看將軍了,這便謝過。”說完站起身來,衝著宗澤行了一禮,宗澤也還了半禮。

遊坦之道:“我對戰陣之事是一概不懂的,宗將軍有什麼方略,便說來聽聽。”宗澤拿出隨身攜帶的一張地圖,攤開在桌上。遊坦之打眼一看,卻是整個江南地區布防圖。其中長沙,洪州,杭州等地有紅線標注。

宗澤用手指將長沙洪州杭州三地連在一起,道:“江南地區匪患眾多,主要集中於長沙以東,杭州以西這中間廣闊地區。尤其是長沙洪州杭州三地,更是匪患集聚之地。我們隻要能夠對些地方的匪患實施分而擊之,便可一舉蕩平江南匪寇。”

遊坦之聽他說的一氣嗬成,卻知道這當中的事實在不容易。隻聽宗澤繼續道:“而這三地地方兵力,長沙因為呂節度使和長沙太守互相節製,兩人互不通氣,外表看來兵力最多,實則兵力最為薄弱。中間的洪州太守懦弱無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在下認為,掃平匪患的關鍵,在最東麵的杭州太守身上。”

遊坦之問道:“這怎麼說?”宗澤道:“盜匪四散分開,分而擊之所用兵力太多。就算把整個江南地區兵力集中起來,也未必會有什麼成效。所以在下覺得,還是要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聚而殲之。而以前各個地方各自為政,聚而殲之無法協調,而現在遊少俠既然手持王爺令牌,這件事便可以實行了。”

遊坦之笑了笑,道:“我隻是個協助功能,地方各太守未必會聽我的。就算王爺令牌有用,各地方守軍勉強在一起。但是盜匪如何能夠聽從我們命令,順從的集聚在一起。”

宗澤卻是很有把握的道:“以前或許不可能,但現在卻有一個絕好的機會。隻要我們能夠利用好這個機會,必然可以達成掃平匪患的目地。”遊坦之聞言愣了片刻,宗澤既然是戰場之人,敢放豪言,必有倚仗。

當下問道:“什麼機會?”宗澤道:“少俠昨晚已經聽說了明教崛起的事了吧,明教傳入中土已有多年,以前一直碌碌無為。近幾年能夠迅速崛起,實賴現今明教教主方臘之功。此人雖是叛逆出身,但卻是身負大才之輩。執掌明教幾年來,便把一個以前聲名不顯的明教,變成了現在江南地區第一大派。朝廷多以草寇相稱此人,然在本將看來,此人卻萬萬小看不得。”

遊坦之倒吸了一口涼氣,昨晚他隻是聽呂惠卿隨意的提起方臘這個名字,當下也沒怎麼在意。今日聽宗澤這麼一說,這才知道這方臘實在不是簡單之人。當下皺著眉頭道:“如今方臘已經養成氣候,可真是大宋之災啊。”

宗澤聞言臉上也是神色難堪,隻是他是沙場名將,同時呂惠卿又把掃平匪患的重任交在他身上,他豈可自亂陣腳。當下凝神道:“方臘雖然已經養成氣候,然而現在畢竟還未成大禍。本將所言機會,便在這個方臘身上。”

遊坦之道:“便請宗將軍明言,在下洗耳恭聽。”宗澤倒是點也不做作,當下道:“方臘這些年在江南地區收攏英才,在諸多匪患之中實在有莫大聲望,如果由他出麵收攏各地匪患,那便不是難事。”

宗澤說完看了遊坦之一眼,遊坦之任然還是不解。宗澤續道:“隻要能夠找到方臘所在,憑我手裏三千兵馬,必然能夠給予其重大打擊。而方臘現在還是集聚人心,必然不會與官府正麵衝突。”

遊坦之聽到這裏基本明白了,道:“那麼方臘便會選擇轉移,而我們便把消息放出去。長沙周圍的盜匪便會跟著方臘前去。而將軍隻要堵住了方臘繼續南下的道路,那麼方臘便隻有往洪都杭州方向前去,而我們也可一路圍隨而去。”

宗澤豪氣滿滿的道:“正是如此,先讓方臘得意一陣。隻要把所有盜匪趕往杭州,憑著杭州知府手裏強盛的兵馬,必然可以擊敗方臘全部。隻要大事得成,便可從而一舉掃平江南地區所有匪患。”

遊坦之腦子裏也理順了這一切,問道:“杭州知府是誰?他會幫助我們嗎?”宗澤把手一舉,道:“少俠你說錯了,不是幫我們,而是幫這大宋彈繳平匪患。杭州是江南重鎮,他身為杭州知府,必然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