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商道重生,人生精彩(1 / 2)

這日,妙錦起床,杜仲手裏拿了一盒東西來,妙錦問道:“這是什麼?”

杜仲道:“這是我精心研製的去痕膏,菀妹每天塗一點就可以消除額角的疤痕,不用每天在額頭係著發帶。

妙錦接過來道:“真的這麼神奇?這個也可以多多研製出售呢。”

杜仲會意一笑。

於是,妙錦的商隊不僅出售各類絲繡品,還賣去痕膏,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再次整理好貨物的妙錦,這次帶著自己的八大護衛,和商隊上路了。

平安親自騎馬相送,在從杜仲那裏得知妙錦的心意後,平安決定和杜仲一樣,尊重妙錦自己心底的選擇,隻要她能開心每一天,自己的心裏也是開心的。

妙錦和杜仲帶著商隊去了羅刹國,隨後又輾轉去了高麗。

妙錦特別喜歡高麗的文化和服飾,於是,商隊便在此停留一年。妙錦在高立服裝上繡上了典雅的中國元素花紋,從此這個服裝在高麗風靡一時。

閑暇之時,妙錦自己學習了高麗國金刀舞,還研習了高麗民族的許多文化。

商隊也日益壯大,妙錦把賺來的銀兩一部分用以日常商隊開支和囤貨資金,一部分讓杜仲拿去捐贈給寺廟或捐贈給窮苦百姓。

因此,商隊的聲望也越來越高,商隊的人氣也越來越高。

為了應付一些達官顯貴,妙錦隻好換了一個特別裝束。

從此,每次外出,都會披著披風帶著精致的鬥篷遮麵,所以從來沒有人知道她的真麵目,除了商隊裏一些跟著自己已久的人。

妙錦在高麗時,給北平的平安稍了一封信,高興地訴說了她在高麗的所見所聞,平安接到信很是期待妙錦早日回北平。

於是,素日忙完政事,平安有空都會來妙錦曾住的客棧等待。

每一次靜靜的一個人坐在那裏都是煮一壺茶,焚一炷香,吹奏同樣的一首曲子。

這日,平安依舊如常來等,隻是天突然下起了雨,便多呆了一會兒。

這時,一位小姐進來客棧避雨,聽聞平安的曲子後,甚覺賞心悅目,於是走進屋來。

看到眼前清麗脫俗的布局,和一位靜美的中年男子,頓時心中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情愫。

平安察覺有人進來,以為是妙錦回來了,滿懷欣喜的睜開眼睛,卻發現眼前站了一個陌生的小姐。

平安站起來客氣相聊幾句,沒想到那小姐與平安越聊越投緣。得知平安常來客棧等人後,那位小姐也常常來客棧相伴,每每平安吹奏起曲子,權小姐都忍不住起舞。

於是,經常看到平安在客棧奏樂,權姑娘在旁曼妙靜舞。

在平安的點評下,權姑娘的舞,漸漸有了妙錦的幾分神韻,在妙錦沒有回北平的日子裏,權姑娘的出現,讓平安的等待顯得更加充實。

漸漸地,權姑娘對平安的情愫深入心底。在得知平安已有妻室之後,權姑娘已經做好了哪怕做妾室,也要相伴在平安身側的打算。

誰知,偶然間,朱棣巡遊北平,權姑娘的父親,為了取悅朱棣,也和其他大人一樣,安排自己的女兒前去為朱棣獻舞。

朱棣驀然間又想起了曾經的妙錦,抬頭看著眼前的舞蹈的庸俗女子,頓時心中不快,皺起了眉頭,周邊的大人頓時都嚇了了一身冷汗。

此時,輪到權姑娘獻舞了,權姑娘為了不讓朱棣相中自己,所以特意帶了麵紗。

權姑娘心裏隻想著平安大人的樣子,在風中忘情的舞蹈,朱棣抬頭看去的一瞬間,覺得眼前女子的一顰一動,仿佛是妙錦回到了自己的身邊。

朱棣漸漸有些入迷,大臣們才鬆了一口氣。

舞到最後,忽然一陣大風掠起滿樹葉子,權姑娘便又在風中,衣袂飄飄的旋了一圈,回身悠然接住一片樹葉,定姿收舞。

朱棣眼角流出一絲笑容。

當晚,朱棣便點了權姑娘侍寢,權姑娘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被朱棣相中,無奈隻能把平安藏在心底,從此以色相伴帝王身側。

朱棣返回帝都時,決定把權姑娘帶到宮裏。

權姑娘走時,托奴婢送了一首詩給平安,平安為了避開朱棣,卻沒能親自前來相送。

待權姑娘隨朱棣離開北平城後,平安獨自在客棧裏吹笛當做送別。

又過半年後,妙錦帶著商隊從高麗滿載而歸。

當返回北平城時,平安親自出城相迎,妙錦和杜仲、鵲兒一起與平安賽馬,歡樂的笑聲回蕩在廣闊無垠的天際。

此刻,四個人的內心都洋溢著幸福。

妙錦跑累了,遂躍下馬,張開懷抱閉目站在山坡高處感受著身邊的一切。

大家一起回到客棧後,妙錦買下了整個客棧,當做貨運周轉點。

一切收拾妥當後,妙錦和鵲兒洗了澡解乏,遂好好歇息了幾日。

妙錦把從高麗帶回的不少珍惜品都一一送給了平安,隨後,四個人坐在一起煮茶,焚香,品茗,奏樂,歡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