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十二歲,父親曾任並州通守。前年父親病逝之後,母親就帶著我們姐妹三個到了京城。”武媚娘答道。

“既然你也是出身官宦之家,那就等你到了十四歲,朕召你入宮當個女官如何?”李世民道。

“多謝皇上恩典。”武媚娘欣喜地下拜道。

楊曉盈也忙磕頭道:“民婦謝皇上大恩。”

李世民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走吧,你和父皇一起坐轎子。”

李治道:“請父皇先上轎,兒臣還要好好謝過這位姐姐。”

李世民點了點頭,就先離開去坐了轎子。

李治解下腰間的一塊玉佩遞給武媚娘,“姐姐,這塊玉佩是我五歲那年父皇送我的,現在我把它送給姐姐,以答謝你的救命之恩。”

“晉王殿下,這東西太貴重了,媚娘不能收。”武媚娘搖了搖頭。

“這隻是身外之物,姐姐就收下吧。”李治把武媚娘的手拉過來,將玉佩塞給她之後轉身就走。

武媚娘端詳著那塊玉佩,上麵刻著一個“治”字,“晉王……李治……”她低聲嘟囔道。

楊曉盈將秦瓊和李績請到家裏,忙吩咐仆人準備飯菜。

“武士彠前年病逝,他前妻的兩個兒子排擠我和三個女兒。我一個婦人爭不過他們,隻得帶著三個女兒搬到京城居住。”楊曉盈道。

“那方才救晉王的那個小女孩是……”秦瓊問道。

“是我的二女兒媚娘。”楊曉盈笑著道:“我的長女武順和小女兒武華都是柔柔弱弱的,可媚娘卻是性格直爽,自幼就喜歡舞槍弄棒。武士彠生前教了她一些武功,這丫頭悟性極好,真像她的親娘。”

“親娘?”李績詫異道:“她不是你親生的?”

楊曉盈看著李績歎了口氣,“想來我家小姐沒有告訴過你,媚娘就是你和她的親生女兒呀。”

“她……她是我的女兒?”李績吃驚地起身走到門口,看了看正在院中和姐妹玩耍的武媚娘。果然,武媚娘的頭上有一綹紅發,正如單信兒一般。

“當年我家小姐將這孩子托付給我,隻想讓她能平淡地過一輩子。可沒料到,她這次居然救了晉王,皇上還要召她入宮。”楊曉盈歎息道:“真是造化弄人。”

“沒錯,我曾對信兒說過,如果我們生的是女孩,就取名為媚娘。”李績含淚微笑道,“信兒,我終於找到我們的女兒了。”

秦瓊擔憂地道:“媚娘既然是五妹的孩子,那她入宮豈不是不妥?”

“可聖旨已下,又能有什麼辦法?”李績道,“隻能看她自己的福分了。”

“媚娘,”李績走到院中,衝武媚娘招了招手。

武媚娘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叔叔,你是娘的朋友嗎?”

“是啊,”李績笑著道:“叔叔問你,你真的願意進宮當女官嗎?”

“當然了,”武媚娘一挑眉頭,“當官才能為國效力,造福百姓。”

李績暗暗歎息,這孩子還不知女官的含義。宮中女官大多也是皇上的禦妻,入了宮便是一輩子不能脫身。

“可如果你入宮當了女官,就永遠不能離開皇宮了。”李績道。

“那我就在皇宮裏好好呆著,”武媚娘彎眉笑道,“既來之,則安之。”

李績點了點頭,“你說得對,人是應該隨遇而安。”他看著武媚娘不禁落下淚來。

“叔叔,你怎麼哭了?”

“沒有,叔叔隻是被風沙迷了眼。”

曆史的車輪不停地轉動著,權力、欲望與愛情、親情、友情相交織,同樣的情節總是會重複上演,永無止息。一個故事的結束,往往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