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發動機”肺猶如一台發動機,推動人體氧化代謝的速度。肺在胸腔擴張最大時,能容納4.5升的空氣。據計算,肺吸收氧的麵積有129027平方厘米,同一間小房子的麵積一般大。另外,肺的內表麵積比皮膚麵積大50倍。
血型的由來
血型是人體的一種遺傳特征。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血型的國家,遠在13世紀的宋代,就有“滴血認雙親”的記載,這種簡單的方法類似現在的血型交叉反應。
1900年,澳大利亞蘭司德氏首先發現了最基本的A、B、O三種血型,以後又和他的學生發現了AB血型。他通過實驗證明人類紅細胞中含有兩種不同的凝集原,分別稱之為凝集原A和凝集原B。與此相對的人類血清中含有兩種凝集素抗A和抗B。根據每個人紅細胞中有無這兩種凝集原,而將人的血液分為四種型:A型、B型、AB型和O型。1927年郎德虛太納與萊文又應用不同人的紅細胞注射於家兔體內,發現在兔血清中出現了兩種凝集素,分別稱為抗M和抗N。將具有抗M和抗N的兔血清與人紅細胞混合,則也有部分人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現象。從而又確立了人類的另一種血型係統MN血型。
1940年郎德虛太納與維納用恒河猴的紅細胞注射於豚鼠腹腔,經重複注射後,發現豚鼠血清中出現抗恒河猴紅細胞抗體(RH抗體),用此含RH抗體的血清與人的紅細胞混合,發現約有85%的白種人其紅細胞具有與恒河猴相同的抗原(RH抗原),故稱RH陽性血型,另約15%的人的紅細胞不被凝集,稱為RH陰性血型。
糖為什麼是甜的
當人的舌頭嚐到不同物質時,味覺感官馬上就作出反應。科學家們現在認為,那些被人們嚐到的物質分子的幾何形狀,使人們感覺到被嚐物質是“好吃”、“難吃”、“甜的”、“苦的”等等。吃進嘴裏的東西,有各種不同的化學分子結構,經過味覺感官傳達給神經細胞,再傳達給大腦,對味道立即作出反應。
男左女右的由來
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物質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麵就是“陰陽”。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古人將其歸類為大、長、上、左為陽,小、短、下、右為陰。陽者為剛強,陰者為柔弱。男子性剛強,屬陽於左;女子性溫柔,屬陰於右。中醫診脈,男子取氣分脈於左手,女子取血分脈於右手;小兒患病觀察手紋,也取“男左女右”。“男左女右”的習俗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至今,在排座、拍結婚照等場合尚沿此俗。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有一首著名的陝北民謠:“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清澗和瓦窯堡都位於清澗河上。到清澗縣,到處可以看到用石板砌成的窯洞,鋪成的路,製成的家具和工藝品。這裏的石板以石細、光滑、平整、石紋美麗而著名。雨水落在上麵的聲音也有一種韻味,很好聽。
瓦窯堡的路上,到處是運炭的車。那炭黑油油發亮,似乎能滴下油來,是一種很好的煉焦原料。
至於“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據說出自一個典故。三國時期的呂布出自綏德,貂蟬則出自米脂。
米脂的青年女子,眉清目秀,膚色好,身段也好看。而綏德的男子頭戴白羊肚毛巾,濃眉大眼,身材高大,有一種男子漢氣質和瀟灑。當然,最打動人的還是這些黃土高坡上的男女們身上質樸、勤勞的素質,那也是萬世不衰的。
有趣的是,米脂不僅“婆姨”有名,曆史上還出過一位著名的漢子,那就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
古代的“男女大防”
男女大防早在孟子時代就已有了,但孟子認為“男女授受不親”還是可變通的。一日有一人問孟子:“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嗎?”答曰:“是禮。”又問:“那麼嫂嫂掉在水裏,要用手拉她嗎?”孟子答:“嫂嫂掉在水裏還不去拉她,那就是豺狼了!男女授受不親是禮製;嫂嫂掉在水裏用手去拉,是權變。”從宋代開始,禮教被上升為理論,出現了“道學家”。有人問程頤:“寡婦貧困無依,可否再嫁?”程頤說:“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宋代名臣趙標一天看見一妓女,動了風流之念,晚上派值班老兵去叫那妓女來。過了一陣不見來,又派人去催。他在房中踱來踱去,忽然愧悔起來,馬上傳令不要叫妓女了。這時那老兵從幕後出來,趙標很奇怪,老兵說:“我估計相公不出一個時辰會息了那念頭了,所以一開始就沒去。”後人稱讚那老兵是“真道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