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昆侖,天下龍脈之源,萬山之祖。亦是天下靈氣最為充沛之處。昆侖古時為西王母居所,其間異獸奇木數不勝數。後為凡人所識,於是三兩一群,聚居於此,希望能借此地之靈氣,修習仙法,期待日後能羽化飛升。

後逐漸各自形成門派,其修煉之法,各有所長。繁盛之時,大小門派竟有上百之多。奈何時過千年,雖時常有人修出驚世修為,但前後近百萬人竟然無一人修得仙體。

昆侖群山之中,一小派出一奇才,此人十歲便將自家門派精髓全數習得,修為更是遠超昆侖山中的其他修道之人。後昆侖其他門派見其天賦異稟,便各自將派內千年積累盡數相送。沒想到,又是僅僅十年,此人便將昆侖各派法訣仙術修集一身,且修為遠超各派先輩,雖未施術,卻威勢逼人,極近仙人。各派見此,便萌生合各派之所長,建一大派之意。

於是此人受各派推舉,任新派掌門,新門派與昆侖山同名,名曰昆侖。新派建立,新派掌門有感於派內修煉之法過於龐雜,不利於昆侖弟子修煉,便將掌門之位交予他人,獨自入昆侖群峰深處閉關,希望能創出新法。

再是一個十年,終於創出新法,且此人修為更是精進。出關之時麵容未曾老去,但鬢發雪白,雖威勢更盛,但人人見之倍感親近。昆侖長者們見了,知道前掌門已經修得仙體,頓時喜極而泣。後昆侖弟子依照新法修煉,修為突飛猛進,使得昆侖實力飛漲,遠超天下各派。天下各派便以昆侖為尊,尊此人為仙長。避其名諱,稱昆侖仙長。

昆侖仙長有感於,昆侖雖然就此昌盛,但凡間百姓生活依然疾苦。便化身凡人,入凡間以解救天下百姓。

後在凡間解救了一女子,昆侖仙人見其天資聰穎,便收其為徒,授其修道之法,並讓女子跟隨左右,兩人一同扶濟天下。誰料兩人漸生情愫,女子表明心跡後,遭昆侖仙人斷然拒絕。女子心灰意冷,便入了一邪教,成為邪教護法。昆侖仙人也回到昆侖,但無法放下心中之愛,便再入昆侖深處修煉,以期能修得無欲無求。

後不知何故,昆侖仙人因何而再入深山被那女子所知,那女子便闖入昆侖,要與昆侖仙人雙宿雙飛,見昆侖仙人不曾露麵,便對其大肆辱罵,嘲笑其不願麵對心中真實之自我。昆侖弟子見此女子為邪教護法,且所作所為有辱於昆侖仙人,便與女子打鬥起來。奈何此女子為昆侖仙人親手所教,修為遠勝於其他人。昆侖上下竟無一人可以與其一較高下。最後昆侖掌門以剩餘陽壽祭出昆侖至寶——昆侖鏡,將此女子斃於鏡下。

昆侖仙人本可提前感知,卻因情愛之事而亂了心神。竟未能察覺。後昆侖仙人自覺有愧,但女子已入邪道,正邪不兩立,且人之生死,實乃天數,便未追究他人殺生之罪。又自成仙以來便感應到仙人壽命雖長,但依然有限,且仙人之上,該有更高境界。於是離開昆侖,尋求修煉之法,希望能突破現有境界。

離開之時定下門規,昆侖要以守護天下蒼生為第一要務,且弟子有了一定修為之後要入凡間,閱曆凡間之事,方可再次入昆侖繼續修習仙法。此後,世人遵照昆侖仙人修煉之法以尋求仙道,卻奈何仙境難至,兩千年來修得仙體者不過一雙之數。且都是習集天下門派之精髓,非一派弟子。至此昆侖雖依舊為正道之首,但威望遠不如昆侖仙人還在昆侖之時。

昆侖威望日漸消弱。在昆侖眾人欲重振聲威卻一籌莫展之時,昆侖弟子中有三人橫空出世,年僅三十修為便欲達仙人之境,這讓昆侖眾人想起了昆侖仙人,看到了昆侖聲威重振的希望。

後三人遵照昆侖門規,下山曆練,因行屢次行俠仗義,被世人稱為昆侖三俠,三俠為玄字輩,是為玄清,玄明,玄朗。

就在眾人以為三俠經曆人間之事後,便可重回昆侖修煉成仙,昆侖派無論實力還是聲威都得以重回巔峰之時,三俠之一玄朗卻困於凡間情愛之事,棄修仙之道。最後又莫名死去。又有玄明與邪教教主之女有染,最後脫離正道,進入邪教。昆侖掌門自覺沒能管教好弟子,愧對於昆侖先祖,竟氣極而亡。

此時之昆侖,老一輩之中,僅有已故掌門實力出眾,其餘皆是修為平平之人,而年輕一輩弟子中,僅有昆侖三俠修為絕倫。昆侖掌門仙逝之後,放眼昆侖上下,卻無一人能帶領整個門派。三俠之首玄清便放棄修得仙體之願,執掌昆侖。何曾想,自玄清接位掌門以來,或是修煉得當,或是時機已到,昆侖年輕弟子修為日漸精進,其中以弟子玄真,玄玉修為最是了得。到如今,昆侖實力和聲望雖無望重回創派之初始,但也讓覬覦昆侖之地者,心有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