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1 / 2)

漢地之東,齊國之南,河流蜿蜒交錯,其分支有若湍流似箭,有若潺潺細流,交彙錯紛,河流沿岸,村落點綴其間,嫋嫋炊煙自其飄散而出,顯得寧靜致遠。

順流而下,河流越發密集,不遠間,眾多支幹交織網羅,赫然出現一座城池,將江河一吞而入,而又穿城而過。

城池依水而建,正所謂“聚江流為一體,依河水而息生。”聚流城,因此而得名。初觀城內,石橋、木棧躍然水上;住宅、閣樓鱗次櫛比;花船、畫舫歌舞升平;一副熱鬧繁華的江南水鄉景象。

齊國民風彪悍,習武之風盛行,甚至以武功高低彰顯身份,齊國並以此選拔將校武官。武道一途,根據修煉程度對武功高低劃以四大境界,依次為武者,武師,後天,先天。對於習武之人來說,看似簡單的每一層境界,都是難以逾越的天塹,許多人費盡千辛萬苦,一生都隻在武者期徘徊。隻有極少數的天之驕子,才有機會踏進武師,有幾率去觸碰後天境界,至於先天境界,在聚流城則是傳說一般存在,從未出現過。

聚流城也是如此,從城內門派林立就可看出,尚武院便是其中之一。尚武院由釋家現任家主釋恒擔任門主,地處聚流城西南,占地數千畝,院內假山矗立林樹枝葉繁茂,一支分流經中而過,好似將此院一分為二,利用地勢,建成南北兩苑。

北苑內,修建道場、禁地、經閣、藏室,加以精雕玉琢點綴,呈現一番氣派景象。

循道而入,道場主體為碩大廣場,鋪以青色方磚。道場四周各樹四隻石獅,遙相呼應,道場南部建各類打鬥器具於其上,為練功場;西部圈圓場鋪以草墊,為競技場;北部建有三層閣樓,為傳功閣;東部則是留為空地,為獨處之地。進入道場,打鬥之聲四起,隻見如影隨風的矯健身影回避躲閃,礪礪生風的拳腳連影層出,槍棒刀劍招式淩厲無比,好不熱鬧的練武氣息。

南苑則是住宅,連片的房屋別具一格,巨大的假山星羅棋布,奇花異草,珍稀玉石,讓人流連忘返,好不氣派。彰顯了門派底蘊深厚。

北苑道場。道場東側,一清瘦少年,身著白色長衫,獨自一人盤坐在地,仔細研讀手中經書,興起處又起身抬手施展起了功法,身法雖不算精湛,但一招一式,細細觀來,藏巧於拙。

微風吹來,衣衫伴長發飄舞,露出剛毅的麵容。高挺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側臉,幹淨的臉龐,稱不上白皙也算是幹淨利落。不多時,少年額頭上因練功浸出層層汗粒,一套功法完畢,少年長籲一口氣,抬手擦去汗滴,剛站定腳跟,一個身影呼地一下撲了過來。

“哥哥,我熬了些解暑的湯水給你帶來”原來是一少女,手提木籃。

少年是釋恒長子,名義,少女則為釋義妹妹,名如玉,人如其名,生的如玉般美麗動人,冰雪聰明。少女從懷中掏出錦帕,細心替少年擦去汗跡。

“玉兒!”一個威嚴的聲音從背後傳來,一人身著紫色長袍,腰係錦帶,身材魁梧,方臉短須,濃眉大眼,一看便知為人中梟雄輩存在。

“父親”釋義恭敬到。此人便為釋家家主釋恒。

“嗯,今天練的如何?”

“回稟父親,孩兒用心將此處招式連貫,可始終不得要領,無法融會貫通。”

“你根基尚淺,天資一般,隻有勤於練習,才可能有機會去追求至高大道,切忌好高騖遠,隻有循序漸進,方得有所領悟,為父相信你,定會有一番成就。”釋恒武功修煉到了武師後期的境界,而其不過四十歲,並以此掌管整個門派,不可謂不強勢。

“倒是如玉!”釋恒話鋒一轉對著釋如玉道“你這丫頭,又自己跑來這裏,一個女兒家,像什麼樣子?刀劍無眼,傷著怎麼辦!”

“我~我隻是送些解暑湯水給哥哥,又不亂跑”釋如玉狡辯到。

“那也不行,女兒家應該在房裏學學禮法,繡繡女紅,在這瞎跑什麼!義兒送她回去,今天的練功先到這。還有,回去以後,罰你三天不許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