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宇森導演,試金石和派拉蒙電影公司聯合出品的《face/off》令人難忘,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屈伏塔的雙雄對戲更是深入人心。
吳宇森到美國後始拍類型片不成,後深入美國接觸了兩年,其間研究社會的種種問題,發現美國最大的問題是家庭問題,於是將此片劇本由科幻片改為家庭片,一經上映就大受歡迎,兩大實力男神在本片中亦正義邪的性格表現得遊刃有餘,兩人各自的性格在交換後都沾到了邊,在局部的交換事件中很難定義絕對好人與壞人。女性的性格在此片中刻畫的極度有韌性,對女性麵對困難後的態度有很強的詮釋,因此此片上映後令很多女性著迷。
1
正邪兩立交換位置
吳宇森的電影,江湖氣重,黑白兩道之間遊離,他總能從適當的角度給到一個好定位,槍聲,教堂,鴿子飛舞至純藍色的空中,正義邪惡在瞬間交融,一切有因必有果。在訪談節目中知道吳導從小在有流氓混混的環境中成長,環境決定視角,再次應驗這句話。
《喋血街頭》《英雄本色》都是吳導代表性的港產片,聽名稱就能隱隱感到他心中的江湖情懷。不可否認,這是拍給在江湖上的男人們看。
他的影片是火,為了點燃心中的那根未曾點燃或者即將熄滅的血性之火。
警察與小偷的故事在電影中描述了無數次,這是最佳搭配,一個未破的案件,加上複雜的驚奇劇情勾著觀眾不斷往下看,魂被勾住。
《變臉》中,為了拆除轟炸城市炸彈套出犯罪者凱斯特弟弟的話,警察肖恩需要換上殺害自己孩子仇人的臉,而且是一項絕密行動。
把自己變成對手,這個命題確實極其有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頗有中國陰陽哲學的味道。
每個光鮮亮麗的背後必定有看不見的裂紋。兩人互換臉譜,深入對方的角色,發現各自都有一係列問題。正反雙方在各自交互的點上將正義與邪惡放在了不同時空環境中進行錯位,原本對黑幫大佬的認知逐漸模糊,人性中的閃光點開始照亮身邊的人,而原本家庭中一個傳統男人的形象被加上惡的習慣後,情況亦相反,但細節沒有那麼絕對。
你看到一張張臉,便會認定那人永遠不變,你相信那張臉後麵的是你和他(她)所造成的共同經驗。隻有最親近的人能感知到臉背後的真實。而沒有經驗的旁觀者則能瞬間感受當下的真實。
2
包容共存
影片中仇家互相深入對方家庭,看到了一個立體的敵人,兩人對著鏡子中的自己互相開槍,鏡子中自己的臉在玻璃碎片中分散,這場景堪稱經典,你不願意變成我,我不願意成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