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最愛你的人是誰(1 / 3)

玄燁說罷起身,宣小魏子進來給他換衣服,伺候他出門。赫舍裏被宮女們摁在椅子裏不讓動,又是洗臉又是梳頭,等玄燁出了門,她們才放她起身,她卻又什麼精神都沒了。

讓小廚房弄了點吃的,倚在搖椅上,想想剛才的失態,默默臉紅,心跳有些加速,想想又笑了。他說什麼?皇後從來都不犯錯的?那意思,像是現代調侃新三從四德,有一條就是老婆說話要盲從。

耿昭忠在外麵麼?玄燁要他去雲南?時間到了,三藩的挽歌,音符已經響起來了。美麗的麗江,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玄燁的承諾言猶在耳,沒想到,曆史上康熙皇帝六下江南,這輩子竟有可能親身經曆。

想到這裏,嘴角就上翹,身體變得暖洋洋輕飄飄。抬手撫上隆起的小腹:“寶寶乖一點,帶你一起去。”

玄燁人到了外麵,腦子裏那些柔情蜜意立刻被剛毅冷酷取代。軍機處開會,當著耿昭忠的麵,商討戰後三藩原屬地的治理工作,工作的重點是大張旗鼓地排查清剿反清勢力,用不超過一年的時間,拔除三藩在那片土地上十多年形成的影響力。

這是要亂世用重典,為休養生息恢複民生掃清障礙。西南邊陲多少數民族,且自然環境複雜,赫舍裏說的,政令無法通達的問題,提醒了玄燁。

為了避免新的政府重蹈三藩的覆轍,仗著山高皇帝遠而化為一方割據勢力,有些預防針是必須要打的。現在玄燁讓耿昭忠過去,是順了赫舍裏的主意,給三藩帶去了招安的詔書,給他們一個獅子大開口的機會。

看看剩下的這兩位“王二代”心裏,到底存了多少野獸的心思。孔四貞不在他們手裏了,他們就成了砧板上的魚兒,現在還讓他們跳著,實在是對他們最大的仁慈了。玄燁心中這樣琢磨著。

平定三藩的事情已經是水到渠成,有康親王領兵,玄燁放心得很。再加上綠營裏,有年將軍和後來加入的,姚啟聖的兒子,也已經妥當了。

隻是明珠和姚啟聖素來有嫌隙,兩人就是互相看不順眼。玄燁隻覺得有趣,並不厭煩。畢竟兩人都沒耽誤他的事兒。

加上姚啟聖將來肯定是要卸任兵部職務去福建的,因此這段時間,玄燁的天平傾向姚啟聖更多些,經常招他伴駕,討論海軍的事兒。明珠把不爽埋在心裏,等著抓老爺子的錯處。

玄燁隻當看不到他們的摩擦,有意識地不斷敦促兵部加強與駐外軍隊的溝通協調,不能有紕漏,幾乎把所有的黑臉都給明珠看了。

好在現在玄燁手上的這副領導班子,明麵兒上不對盤的,也就是兵部的這兩位,其他都是一片和諧之聲。內部和諧了,外麵也順利。某人的腦子裏,那副巨大的地圖又清晰可見了。

隻是,要實現這個夢想,道阻且長,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重新恢複為大清效命的夷人的數量,最好是讓自己人學習專業測繪,勘探,冶金等西方先進技術,像修大炮這種事,未來也不用去求著外人了。

想是這麼想,現在也隻能想想。那個南懷仁,現在還心不甘情不願的,讓人想起來就不爽。不是我不讓你們傳教的!

是你們的野心是在太大,給點空間讓你們發光,你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陽光普照,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我們從來就是政教分離的,你想要教皇淩駕於皇帝之上,你就是做夢。你和佛教,道教爭奪教民就算了,還妄圖和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習俗分庭抗禮,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每每想起夷人,想起他們背後的那個耶穌基督,玄燁心裏就有說不出的厭惡。就這一點,他很好地遺傳了順治的思維模式。親佛教,容道教和******教,供薩滿,就是抵觸天主教。

但他和順治又不一樣,他的想法很是無恥,是那種希望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吃草的心態。無論是對夷人也好,對漢人官員也好,都是這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