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牙尖嘴利的丫頭!怨不得皇帝被你哄兜圈,你知道你給他惹了多大的麻煩嗎?”太皇太後一個斜眼過去。赫舍裏眉毛都沒有皺一下”孫媳婦知道錯了,皇上要鋸門檻兒,我沒攔住。讓皇上背了個是非不分行為乖張的惡名。這是我的不是。如今事情鬧成這樣,我要怎麼做才能恕罪,請皇瑪嬤示下。”
“我說什麼你都肯照做?”太皇太後故意提高了音量:“我若叫他廢了你呢?”“眼下挽救皇上的威信才是最要緊的,孫媳婦兒怎麼樣,都是其次。如果皇瑪嬤覺得這是個辦法。我無怨言。畢竟是我有錯在先,”
“你這麼篤定,是不是覺得我沒法說服他廢後?”太皇太後不信邪,這丫頭怎麼能淡定成這樣,若是換了別個,這會兒早就跪倒謝罪了。她居然還四平八穩地坐著,還能喝個茶什麼的。越發讓人摸不清她的心思了。
“孫媳婦兒從來都不敢這樣想,太皇太後是內廷最尊貴的長輩,一言九鼎。”不鹹不淡地說著話,赫舍裏的眼皮子卻一直聳拉著,看著茶碗的蓋子或者茶水,始終都不抬頭與太皇太後對視。“你知不知道,現在外頭,就連街上賣菜的,都知道咱們大清國又出了一個情癡皇帝,還拿他和先皇作比較。這次的事情,就算我能理解你,可是外頭對皇室的不良印象卻是無法磨滅的。”太皇太後繼續下重錘。
赫舍裏依然不為所動:“是,我知道,這次是我大意了,沒有勸阻皇上,反而聽之任之,是我讓旁人揪了錯處,鑽了空子,讓皇室蒙羞。孫媳婦自知犯下大錯,請皇瑪嬤無論如何搭救於我!”“你真是這麼想的?”太皇太後聽她說出搭救二字,忍不住回頭細看她,卻發現她低著頭看著茶碗,臉色如常,頓時動了真心氣:“我看,你是仗著皇上聽你的,護著你,所以你就敢明目張膽地跟我討價還價了!”
“太皇太後息怒,孫媳婦不敢,孫媳婦所言句句是真。皇上命人鋸了坤寧宮的門檻,並且久居坤寧宮而不出,別說朝野上下會對我有非議,就是內務府那些管事,見我都如同見瘟神,皇上為了我,坤寧宮並非銅牆鐵壁,我自然是聽到了一些風聲,奴才們的話,可不好聽。說什麼皇上為了我,寧可壞了宮裏的風水。可見得這坤寧宮的差事有多難當。
內廷尚且如此,何況於外?奈何我左腳傷了,不能及時來請皇瑪嬤拿主意,以至於這件事越鬧越大,如今連皇瑪嬤這裏也聽到了風聲。可見得事情的嚴重性了。今天皇瑪嬤傳召,我已經下定決心,無論皇瑪嬤怎麼處罰我,我都毫無怨言。我與皇上大婚這才十多天,就鬧出這麼大的事故。實在是有違皇瑪嬤和瑪法往日的教誨。我……我真真是抬不起頭來了!”
說著推了推茶碗,手撐著桌子單腳站起來做出要下跪的樣子:“皇瑪嬤,請您千萬搭救於我!”太皇太後這才抬手:“罷了,你的苦處我也知道,這才嫁進來就事故不斷,你一時沒有經驗,也是好心辦了壞事。但是,不能因為這樣,我就不罰你了,越是知道錯在哪裏,越是要罰,這樣你以後才會長記性,知道什麼樣的恩寵是可以求的,什麼樣的恩寵即便皇帝要給,你也不能要的!”
“是,孫媳婦記住了,我一定聽您的話,好好反省自己的過錯。請求皇瑪嬤寬恕。”“我自是會寬恕你的,到現在,我對你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變。選你做皇後的確是最合適的。但是。這並不表示你就符合我的標準了。恰恰相反,你身上的毛病是最多的。不過我相信,漢人說吃一塹長一智,你會慢慢改好的。”
“孫媳婦一定加倍努力,爭取早日成為皇瑪嬤心中合格的皇後。隻是這次的事情……”“你的腳傷未愈,無力伺候皇帝起居。皇帝一直呆在坤寧宮裏,對你養傷也沒有好處,我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另外,我聽說你在家時從小就學滿漢兩家典籍,識文又斷字。今年長至節是先皇遺骨入陵的日子,你作為新媳婦,總該為先皇祈福。”太皇太後沉吟著。
”是,孫媳婦明白了,可皇上一直不肯踏出坤寧宮,我,我勸了好久都無濟於事……”赫舍裏的頭垂得更低了,心裏在咆哮:“皇帝禁我的足就是獨寵,你禁我的足就是救我於水火。天底下也隻有你這裏有這樣的強盜邏輯。那麼你現在趕緊地把這千鈞重擔挑過去吧!我是實在沒法子了。您不能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