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中原是朕的了!(1 / 2)

虎牢關在兩天之內被蔣淳斌的大軍給攻下來了,最後有一千多個兵士逃往了洛水,結果還被常遇春率兵半路截獲,眨眼間變成了俘虜降兵。

他們的士氣在一開始就受到了損傷,以至於看到對方進攻如此勇猛,心中便生了怯意。

因此當己方傷亡過半時,他們便毫不猶豫地逃走了:自己還有退路啊!可以去洛水,而不必在這裏死守!

果然,當人有後路時,就不會去拚命了。由此可見,當初韓信背水一戰,項羽破釜沉舟,自然是有他們的道理。

“稟陛下,虎牢關守將巴魯克新已被臣斬殺,另獲降兵一千有餘……”常遇春在蔣淳斌麵前驕傲地報告著戰況,而蔣淳斌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帶著幾千人能守虎牢關兩天,也還算不錯了……”蔣淳斌沉吟一聲,似乎是有些可惜,畢竟自北伐以來,投降的元將不在少數,“不過殺了便殺了,咱們接下來,就該攻取洛陽城了吧?”

“得先渡了洛水。”常遇春抬頭看一眼蔣淳斌身後的軍事地圖,知道他也在密切關注著戰局,“臣與徐帥正在商量進攻方略。”

“洛水自洛陽城內經過,若使用水攻的話……”蔣淳斌還沒說完,自己便搖了搖頭,“算了,回頭都是自己的地盤,朕免不得心疼,具體的還是由你們去商議吧,洛水少急流,強渡也不是不可以。”

“是!”常遇春聽了蔣淳斌這話,心裏便大致有了想法,看來他早已把洛陽視為囊中之物了啊!

洛水,又稱洛河,乃是黃河下遊南岸大支流,其上遊穿行在峽穀盆地之間,多險灘激流,但脫離山區後,便水麵漸寬,且兼有不少沙洲。

徐達和常遇春經過一番商量,決定由常遇春率一支先鋒軍,趁敵軍不備之機,擇一處水流最穩的段域發起強渡,然後到洛河以北與敵軍進行決戰。

蔣淳斌也覺得這個辦法可以,但心中擔憂常遇春渡河途中會遭遇意外,於是便急調藍玉過來,與常遇春一齊進行渡河行動。

常遇春和藍玉兩人可謂蔣淳斌手底下作戰風格最強硬的兩人,也許是“師出同門”的緣故,都善於打急仗、狠仗,因此這兩個人合作起來倒算合適。

在蔣淳斌的計劃下,由常遇春和藍玉兩人分別率軍強渡洛水,以達相互策應之效,徐達則在後方居中指揮,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脫因帖木兒和阿魯溫在洛水北岸確實進行了精心布防,他們在洛水沿岸設置了許多崗哨,目的就是防備蔣淳斌的大軍強渡,或者在其行至半途時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但脫因帖木兒和阿魯溫顯然低估了常遇春和藍玉的能力,且不說他們選擇的渡河時機和地點都是奇佳的,就連渡河的速度也超快:他們是剛到洛水就渡河,而且整個過程沒有一點耽擱。

雖然在洛河守備的兵士中途發現了常遇春和藍玉的渡河行動,但等他傳報上去,且脫因帖木兒和阿魯溫集結大軍完畢後,常遇春和藍玉的大軍已經渡過了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