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未顯覺得這種氛圍肯定不行,他不願意說,那我來說,便道:“你先聽聽......嗯,就我所知,物源星曆史,並無人由猿猴而來這種猜測,不過我認為結論不重要,但這個理論依據應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我想靈魂誕生應該與智慧有關,而智慧誕生,則與使用工具有關,這個使用工具,其實可以理解為通過加強人的體魄以及肢體的靈活性對大腦進行鍛煉,大腦鍛煉得多了,才會越發聰慧,聰慧到一定程度,就會誕生魂力,魂力強到一定程度又反過來滋潤肉體,肉體鍛煉又再次強化靈魂,如此循環,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修煉的過程,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這確實是一個能勾起元天劍興趣的猜想,他仔細咀嚼了一下老祖的話,道:“確實你這個說法很貼合修行,其實我覺得以修者的智慧,此類猜想應該不是這個時候由你提出來的,而應該是早就有之,歸根結底,就在於靈氣的存在,使得力量過於強大,整個修真界,其實缺乏對這些理論進行係統總結的精神。在他們看來,除了修真,其他都沒必要,很多路,是前人通過大量實踐趟出來的。”
元未顯道:“這是個問題,地球人類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因為力量的缺乏,才開拓出科學理論,也不知整個修真界,幾時才能明悟科學的重要性。我的推論也許並不準確,但我覺得重要在於需要這種精神。”
元天劍終於笑了:“對,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思想無罪!我們繼續。”
元未顯也笑了,接著道:“順著這個思路,我認為是能解釋得通的修行之道的,從煉氣開始,以固脈為主,當經脈穩固,肉身得到足夠靈氣的滋養,迅速強健起來,靈魂隨之壯大,魂力從無到有,也隨之壯大,不過此時魂力脆弱,還做不到反饋肉身,煉氣到了最後,就需要築基,築基則是為魂力準備降臨平台。”
“築基以後,魂力才具備了滋潤肉身的可能,也就能初步感知周圍,這與實際情況是相符的,所有修者都是築基後才具備感知能力。”
元天劍道:“至少前麵是可以說得過去的。隨著肉身不斷強大,靈力的不斷納入體內,多出來的靈力開始凝成金丹,能接引魂力的能力也就進一步加強,而元嬰則達到肉體極限,魂力隨之也達到接引的極限,再也無法反哺肉身,肉身沒有增加,靈魂也就停止增加,三者循環製約,於是修真界的曆史在這個階段滯留了無數歲月。”
元未顯道:“這也是和修真史相符合的。出於對生的渴望,修者開始不斷探索新的增壽之路,偶然的機會,有人發現靈魂進入元嬰,可以使元嬰的魂力不斷增加,而體內的魂力由於肉體的束縛,並不消散。這就是所謂的出竅,出竅巔峰,靈魂在元嬰中所能壯大的魂力達到了極致,但新生的魂力無法融入肉體,靈魂因元嬰魂力的增加,得到了持續壯大,人體本身的魂力也進一步得道了增加,然而僅靠靈魂壯大提供的魂力滋潤來肉體,強大得實在有限,所能提供的壽元並沒有大幅提升。”
元天劍道:“是啊,元嬰巔峰壽元可至千歲,整整大出一個境界的出竅期巔峰,壽命卻隻有一千兩百歲,比起分神期的兩千壽元,明顯不合理,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
元未顯點頭續道:“於是又是一段時間探索,有人便想到了分魂,然而靈魂是不可分割的,修者想到了偽魂,利用偽魂,加深元嬰與人體的溝通,使元嬰獲取的魂力能為人體所利用,偽魂太難聽,於是美其名曰分神。”
元天劍攤手道:“後麵得你來,我能猜到元嬰已經是超常發揮了,後麵就算能進行腦補也說服不了我自己,涉及到神魂的,還是你權威些。”
元未顯啞然而笑:“其實這和修為沒多大關係,畢竟各種功法都是這麼在修煉的,你說跟我說應該沒多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