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要
食品營銷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業,是一個永不衰落的事業,是一個天大的事業;隻要真心熱愛這一事業,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腳踏實地的目標,珍惜每一分鍾,持續學習,不斷改善,即使是“草根”,也一定能夠成功。
不把職業僅當作養家糊口的手段,而是擺正心態,看到發展機會和未來希望,由衷而發一種熱愛、追求和暢想。從自己身邊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尊敬、學習、模仿和崇拜的人物,甚至偶像,由此產生持續的原動力,學習他、超越他,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做成別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選擇食品營銷這個職業,必須樹立“我就是銷售冠軍”的信念,否則就不要自尋煩惱。怎樣才能堅定“冠軍”這個信念呢?首先要認識到自我,認識從事這一職業對社會的價值和奉獻,才能由衷而生對於這個職業的熱愛和獻身。要做食品銷售冠軍,必須了解什麼是食品,食品的分類及其與食品相關的一些概念;還要了解顧客的心理和需求,懂得怎樣持續提升自己的競技真功夫。
食品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社會發展的第一需要,食品工業與食品營銷的發展是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
我國擁有13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消費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營銷課堂。所以說,食品產業是人類生命的產業,食品營銷是永恒不衰的事業。每個從事食品營銷事業人員的崇高理想——就是要做食品銷售冠軍。
(一)令世人矚目的職業
食品營銷是一個天大的事業,選擇這一職業,就是去從事食品銷售與市場的一場偉大實踐,需要人一生的努力與付出。食品營銷學的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我國食品工業的進程。
我國食品工業總值自1996年首次上升到我國工業總值的第一位,連續多年居國民經濟製造業之首,並持續保持高速發展。
2009年我國食品工業總值4.96萬億元,是1999年0.78萬億元的4.38倍。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一大批銷售冠軍和一批世界知名品牌,而且這些銷售冠軍又升級成為著名的企業家甚至是食品大亨。例如,娃哈哈集團的宗慶後、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彙源果汁的朱新禮、雨潤集團的祝義才、上海健特的史玉柱、喜之郎集團的李永年、三株集團的吳炳新、金鑼集團的周連奎、周連良、華龍日清食品的範現國、龍大食品的宮學斌、聖農實業的傅光明等。
(二)未來的前景無限美好
我國食品工業已誕生了雙彙、五糧液、青島啤酒、伊利、蒙牛、娃哈哈等一大批年銷售超百億元的企業,與此同時國外資本注入我國食品工業,世界各大食品企業爭相來到我國尋求更大發展,可預見我國在未來5~10年內,我國食品工業發展速度年均增長將超過10%,我國食品企業依然將麵臨難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其發展趨勢與特點是:
●產業進入一個微利的時代,低成本運營將是真功夫。
●企業間競爭更加激烈,優勝劣汰步伐加快。
●產業巨頭注重整合產業鏈,加快企業軟實力提升。
●資源重組、營銷組合風行,營業推廣活動五彩繽紛。
●產業技術裝備全麵提升,優勢品牌迅速擴張。
●創造顧客價值,食品營銷由上遊向終端傾斜,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
根據“十一五”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我國食品市場將朝著方便快捷化、營養保健化、多樣化、功能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消費檔次將逐漸提高。未來國際食品市場競爭的核心將集中在加工業的規模、食品安全和科技水平等方麵,即通過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來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食品工業的發展經曆了一個由創業、手工操作向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和現代化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充滿艱辛和苦難的輝煌。
案例從灣仔碼頭走向世界1978年10月,中國香港的天氣有些悶熱,烏雲密布的天空醞釀著一場暴風雨的來臨。臧健和像以往一樣推著小車,帶著兩個女兒去灣仔碼頭賣北京水餃。因為怕街上巡邏的警察抓無照小販,讓隻有4歲的小女兒幫著“放風”,臧健和邊賣邊吆喝,大女兒在一旁幫她包水餃,這樣的生活使她和女兒們都已經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