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街角,裴安與慧兒離開了那條繁華的大街,去了另一條臨水的街道,這邊矗立著許多家酒樓食肆店鋪,門口小二的吆喝聲不時傳來。
裴安此時肚子也有些餓了,便打算隨意找一家進去吃些東西,環顧四周後,裴安發現左前方有家酒樓,名叫望江樓,頗為豪華,便與慧兒徑直往那邊走去。
望江樓飛簷鬥拱,依水而建,從樓上望去,便可以一覽揚州水鄉風景,裴安走到近處,腦海裏倒也記得這座酒樓,乃是揚州城裏數一數二的富貴去處,以前的裴安便經常來這裏,所以酒樓裏的店家小二對他較為熟稔。
站在門口迎客的小二遠遠望見裴安的身影後,便佝著身子,一臉諂笑地跑了過來:“裴郎君,許久不見了,最近店裏新研製了幾道小菜,郎君不進去品嚐品嚐?”
裴安點了點頭,便在小二的引領下,去了二樓一處雅座落座。
望江樓的二樓挺大,挺寬闊的,這裏擺放著數十張矮腳長桌,桌下放著蒲團,眾位客人有的盤腿而坐,有的跽坐一旁,裴安與慧兒走到左邊的一張矮腳長桌落座後,小二候在一側,笑著問他們要吃些什麼。
這個年代還沒有菜譜,所以想要點菜,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看酒櫃上方的水牌,另一個則是小二給你表演一下報菜名的本事。
裴安腦海裏倒也記得這裏比較出名的吃食,便點了幾道店裏拿手的小菜。
小二默默記在心裏,隨後轉過身,便下去準備了。
等待的過程中,裴安飛快地掃了一眼酒樓裏的場景,他發現經常出入望江樓的客人,主要分為四類。
比如說西邊的一席,是六七個穿著袍衫,帶著襆頭的貴族仕宦,他們要麼是官宦子弟,要麼是豪門望族,這些人都是屬於如今這個社會的上層階級,看他們的行為作風,也是盡顯奢靡。
再說東邊的一席,則是三五成群的外地學子,他們大多衣著不俗,盤資雄厚,此番前去長安洛陽參加科舉,揚州是他們的必經之地,所以逗留期間,他們也喜歡出入這種高檔酒樓。
第三類人,則是落座於外地學子附近的遊俠或者駐守當地的將士們,他們通常豪邁不羈,一眼便能瞧得出來。
餘下的一類則是僧侶道士,大唐社會的開放,對於僧侶道士的清規戒律束縛不多,尤其道教還是唐朝的國教,他們主張現世享樂,所以經常會看見道士出入酒肆之中。
在裴安觀察著酒樓中形形色色的客人時,小二已經端著酒菜過來了,小心翼翼地擺放在長桌上後,便退到一旁伺候著。
裴安點的幾道菜皆是揚州本地的特產,有新鮮的鮰魚,河蝦河蟹,以及一些麵筋之類的豆製品,還有幾道應季的蔬菜,不過這些菜都是清蒸或者蒸煮的。
唐朝的時候,炒菜還未普及,當時最主流的吃法還是蒸煮,炙烤以及生食……
裴安與小丫鬟正大快朵頤,吃得開心,耳邊忽然傳來一道聲音,聽起來很是慌張無措:“郎君,你怎麼了?你莫要嚇奴婢啊。來人!快來人啊!救救我家郎君啊……”
哭喊聲頓時吸引了二樓所有人的矚目,眾人循聲望去,發現原來是那婢子的主人吃東西時,似乎被什麼給噎住了。
隻見那人雙手交叉在脖頸處,瞳孔放大,呼吸困難,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很是痛苦,周圍的客人一見此景,皆都圍了上來。
裴安此時也沒顧得上去打量那人的樣貌,想著救人要緊,倏地起身,走過去,驅散人群,隨後一把將那人拉起來,雙手緊緊環抱在他的腰身,用一個猛力不斷衝擊他的腹部。
過了沒多久,眾人便見那人喉嚨間的異物終於吐了出來。
放眼望去,原來是個果核。
那人吐出異物後,仍在大口喘息著,不過方才蒼白的麵色已經恢複了不少,有了血色,周圍的眾人見他已無大恙,紛紛為裴安拍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