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產品取名途徑
和企業名字一樣,產品的名字對產品的銷售、企業的發展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既然產品的取名如此重要,那麼又該如何通過合適的取名途徑,來為產品取一個好名字呢?
產品取名方法可分為自我取名和他人取名兩大類,自我取名法比較常見,下麵主要介紹比較少見的他人取名法。他人取名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第一,對外征求取名。
這種取名方法,通常能起到既求得好名,又擴大影響的效果。如聲寶公司,就曾用一百萬元,廣征天下取名高手來替其企業取名,並因此成功地打開了新公司的知名度。
第二,請專業取名公司來取名。
這類取名,往往是由取名專業公司一些頗具創意的人員,通過市場調查,再加上智慧構思而成,這也是一種很值得采用的取名方法。因為在這些專業電腦取名公司裏,知識結構完整而傑出,有語言學家、撰文高手、電腦好手及一些想像力特別傑出的怪才。而集體策劃的結果,往往都會有一鳴驚人的品牌出現。
在美國,廠商取名時都會找專業公司來企劃,雖然電腦取名的代價也不菲,一個國內品牌要價是3萬美金,若國際行銷品牌則為5到10萬美金,不過,取出的名字大多也是貨真價實的。美孚石油公司的改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美國埃克森(Exxon)標準石油公司的前身叫新澤西石油公司(New Jersey Oil Co),即美孚石油公司。
新澤西石油公司決心改換名稱,一是因為NewJersey拚寫複雜,意蘊狹窄;二是為了其在美國以及其他各國名稱和標誌的統一。於是,該公司挑選各地取名專家設計新名稱,最後委托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為公司取名。
他們用了6年的時間,花費了包括變更名稱費、取名設計費、新名稱廣告宣傳費、取名費(其中付給斯坦福研究所200萬美元)等共計10億美元的代價,才確定了埃克森(Exxon)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是完全創造性的品牌名字,容易記憶,內含疊字,便於拚讀,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實踐也證明,改名對埃克森來說是極為成功的。
類似“埃克森”的實例還很多,如日本的資生堂化妝品、索尼、可爾必思、NEC、富士膠片、鬆下等這些知名企業,都先後找過專業取名公司,策劃出“發燒級”的好名。
巧借曆史典故
根據曆史典故取名,就是指根據一些曆史人物或民間傳說來為產品取名。根據曆史典故取出的名字,富有深厚的文化淵源,通常也是傳統文化的象征,因此,以曆史典故取名的產品,比較受人們的喜歡。
如杜康酒便是根據曆史典取名的。相傳杜康是造酒鼻祖,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寫下“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名句,“杜康酒”就從這兩個廣為人知的曆史人物身上,建立該產品的品牌,不可謂不成功。
又如節令小吃“臘八粥”,其由來也是如此。傳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毅然放棄皇宮豪華的生活,風餐露宿,艱難跋涉以求修得正果。
有一天,由於天氣酷熱,再加上饑餓勞累,釋迦牟尼昏倒在地上。不知過了多久,被一位天真善良的牧女發現了,她便把身邊帶著的雜糧加些野果,用清澈的泉水熬成乳糜狀的粥,用勺一口一口地喂他。
奄奄一息的釋迦牟尼吃了這香噴噴的粥,頓感精神振奮,渾身是勁,就在河裏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然後靜靜地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修成正果。
後來,佛教徒便學牧女用黃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棗泥、花生等用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鬆子、葡萄及紅糖、白糖等加以點染,煮熬成粥,稱為“臘八粥”。再後來,老百姓爭相效仿,時至今日,在中國許多地區還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如上所述,以曆史典故取名的優點顯而易見,但在取名時也應注意,曆史典故一定要通俗易懂,廣為人知。如果用一些艱深晦澀、鮮為人知的曆史典故為產品取名,結果就會弄巧成拙。
抓住產品特征
產品特征取名,是根據產品本身的特征,以及與產品相關的信息特征來為產品取名。這些特征具體包括創辦人、產地、材料、外觀形狀、內部結構、功能用途等方麵。
以產品特征來取名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取名方法。以下根據其不同方麵的特征,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以創辦人取名。
傳統老字號的企業常采用此法取名。如北京的著名特產“王致和臭豆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其創始人王致和製作的豆腐,在當時不但受到平民百姓的喜愛,也深受皇室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