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親手叩響機遇之門(1 / 3)

世界上聰明人很多,但不一定都能成功。很多聰明人在已經具備了可以成功的條件時,仍在苛求,於是機會稍縱即逝;而成功者不會等待萬事俱備,世界上也很少有萬事俱備的那一天。好花盛開時,就該細細觀賞,慎莫待美景難再。機遇,與怯懦、懈惰無緣,若想攜手機遇奔前程,就不要在家坐等,而要積極叩響機遇之門。

把自己推到前台

你願意坐在台下默默無聞,還是把自己推到前台?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為身材矮小,總是被別人忽視。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開展小發明比賽活動,但是班級小組推薦的名單中沒有他。他找到老師,表示願意參加比賽,老師盡管有些懷疑,但仍答應了他。幾天後,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無塵電動黑板擦,這個作品不僅在學校獲了獎,還在市裏獲得了一等獎。

上中學的時候,他的身高隻有一米多一點。一次,電視台、教育廳、省科協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他經過長時間思考後,給電視台打去電話,大膽而出人意料地決定代表自己的學校報名參賽。結果他設計的電動車防滑帶獲得此次大賽一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2003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舉辦一次“全球兒童文化論壇”,在全球每個國家選擇一名十四歲以上的少年赴巴塞羅那參加活動。這一次,他又主動報了名,並被列入候選名單。然而,全國共有120名候選青少年,從中隻能挑選一人。

組織者把120人分為12個小組,每組選一名代表上台演講。不幸的是,他沒有被所在的小組選上。當其他選手在台上侃侃而談的時候,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悄悄地對一位工作人員說:“叔叔,您能不能幫我喊一下台上的主持人?”

當主持人走到他身邊時,他小聲對主持人說:“盡管沒有人推選我,可我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請您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還您一份驚喜!”主持人和評委溝通以後,終於答應讓他上台試一試。這一試,他成了中國唯一的入選者!

2004年3月,他接到了聯合國的正式邀請。5月12日,身高隻有一米二的他,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站在了國際論壇上,他的演講贏得了場內持續熱烈的掌聲。2004年12月,法國著名兒童動畫片“天線寶寶”製作中心專程趕到中國,為他拍攝專題片。

他的名字叫姚躍,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八中一位十六歲的殘疾少年。

在接受西班牙國家電視台記者采訪的時候,姚躍說:“當你被別人忽視的時候,請記住一句話:你自己就是伯樂!”

自己就是伯樂。這句話從一位十幾歲的殘疾少年口中說出來,分明是一種震撼和力量。命運對他是不公的,他不能以正常人的身高得到應有的關注,然而他卻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前台,大膽地迎接別人的目光以及閃光燈的聚焦。

當國外眾多媒體把“中國最陽光的男孩”的光環戴在他頭上的時候,我們懂得了,陽光的形象不在於青春靚麗的外表,而在於他是否擁有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心靈。

撰文/董保綱

極品人生/Best Life

隻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等待伯樂來發現,無疑是一種被動和軟弱,隻有自己發現自己,努力把自己推到前台,前麵才會有另一番風景。

充滿信心的冒險

在人們沒錢蓋房子的時候從事地皮生意,誰敢冒這樣的風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威爾遜做生意賺了點錢,便決定從事地皮生意。威爾遜這一目標的確定,基於他對自己的市場需求預測充滿信心。

當時,在美國很少有人從事地皮生意。因為戰後,人們一般都比較窮,買地皮修房子、建商店、蓋廠房的人寥寥無幾,而那時地皮的價格也很低。親朋好友聽說威爾遜要做地皮生意時,都感到很驚奇,並異口同聲地提出了反對意見。而威爾遜卻一直堅持己見,他認為反對他的人目光短淺。他認為,雖然連年的戰爭使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但美國是戰勝國,它的經濟會很快進入大發展時期。到那時,買地皮的人一定會增多,地皮的價格也會暴漲。

於是,威爾遜用手頭的全部資金和一部分貸款在市郊買下了一片很大的荒地。這片土地由於地勢低窪,不適宜耕種,所以很少有人問津。可是威爾遜實地考察了以後,還是決定買下這片荒地。他預測,美國經濟會很快繁榮,城市人口會日益增多,市區將會不斷擴大並必然向郊區延伸。在不遠的將來,這片土地一定會變成黃金地段。

現實情況的發展果然像威爾遜所預料的那樣。不出三年,城市人口劇增,市區迅速發展,大馬路一直修到威爾遜所購買的土地附近。這時,人們才發現,這片土地周圍風景宜人,是人們夏日避暑的好地方。於是,這片土地價格倍增,許多商人競相出高價購買,但威爾遜不為眼前的利益所惑,因為他還有更長遠的打算。

後來,威爾遜在自己的這片土地上蓋起了一座汽車旅館,命名為“假日旅館”。由於這裏地理位置好,舒適方便,開業後,顧客盈門,生意非常興隆。從此以後,威爾遜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館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極品人生/Best Life

今天的地皮不值錢,不代表以後不增值。如果人隻顧眼前的目標,他就沒有時間去展望整個生命。一個人如果隻盯著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未來的前景,永遠不會有大作為。

機會總愛喬裝成麻煩

“麻煩”能夠帶來一份高薪工作?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馬上就要到下班的時間了。因為是周末,很多員工都顯得放鬆了,他們紛紛盤算著怎麼度過休息的時間。

不久,一位陌生人走進來問朗格,哪兒能找到一位助手,幫他整理一下資料,因為他手頭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

朗格問道:“請問您是……”他回答:“我們公司也在這個樓層,我是一位律師,我知道你們這裏有速記員。”

朗格告訴他,公司裏的所有速記員都去看體育比賽了,如果晚來五分鍾,自己也會走。但朗格又說,自己願意留下來幫他,因為“比賽以後還有的是機會,但是工作啊,必須在當天完成”。

做完工作後,律師問朗格:“我應該付您多少錢?”朗格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您的工作,大約10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朗格表示謝意。

朗格的回答不過是一個玩笑,他沒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意料,那位律師竟然真的這樣做了。三個月之後,在朗格已將此事忘到九霄雲外時,律師找到了朗格,交給他1000美元,並且邀請朗格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薪水比他現在的要高得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有人曾經研究為什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把握,答案是: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成“麻煩”的樣子。“麻煩”來了,一般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躲開,因此也就錯過了機會。當別人交給你某個難題時,這個人也許正在為你創造一個珍貴的機會。誰的問題誰負責,是一般員工的想法,這樣的員工充其量叫“合格”。而對於一個聰明的員工來說,他總是很樂意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