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一句話(1 / 1)

救命的一句話

前不久,一位英國媽媽在網上分享了她的遭遇:兩個兒子險些在她的眼皮底下被綁架。

這位媽媽名叫喬迪,事發的早晨,她本來要送10歲和8歲的兒子去上學,但在出發前,她的肚子突然疼痛難忍,喬迪隻好帶上兩個孩子一起去醫院。

到了醫院後,喬迪聯係鄰居,請他過來幫忙送孩子去上學。鄰居家離醫院隻有5分鍾路程,喬迪囑咐兩個孩子坐在診室門口的長凳上等著,自己就先去看醫生了。

5分鍾過去了,孩子們沒等到鄰居叔叔,卻來了三個陌生的大人。其中一個女人對他們說:“小朋友,我的男朋友躲在廁所裏不肯出來,因為他不敢看醫生,你們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去男廁所找到他,讓他出來,告訴他醫生會治好他的病。”

兩個孩子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女人還不死心,繼續勸說:“告訴他出來就沒事了,這樣你們就救了他的命呀!”兩個孩子的態度更強硬了,回應說:“不行。”

正當三個陌生人圍著孩子想繼續勸說時,鄰居叔叔趕到了,兩個孩子趕緊跑到了叔叔身邊。孩子們留意到,他們還沒走遠,廁所裏的那個男人就走了出來,和他的三個同夥揚長而去。鄰居報了警,警察調取監控錄像,確認那四個人就是之前一起兒童綁架案的嫌疑人。

喬迪的這段經曆在網上廣為傳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是,故事中蘊含的育兒新觀念。傳統觀念會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然而孩子們難免會遇到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景。而喬迪的兩個兒子之所以在關鍵時刻能如此冷靜,正是因為媽媽曾告訴過他們一條安全法則:“如果一個成年人需要幫助,他會找另一個成年人,而不是向一個孩子尋求幫助。”

喬迪在書上學到的新觀念救了孩子們,也讓人們樂於傳播這個故事。有時候,一個故事能在同類題材中脫穎而出,並能讓人們津津樂道,就是因為多了這麼一點“新”觀念。 (插圖:丁德武)

呂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