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科學與藝術(4)(1 / 3)

祝同學們在學習創業的道路上發奮再發奮

謝謝大家!

信息載體美的載體

──在語言學院成立大會上的演講

(2000年6月2日)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下午好!

大學的每一個慶典,每一次集會,都是為校長設置的考場,校長往麥克風前一站,就是要交上一份考卷,這考官當然就是教師和學生。好在考試題目是可以自己擬定的。今天是語言學院成立大會,題目就應該是“語言”。

2300多年前,亞裏士多德說“語言是思維範疇諸經驗的表現。”雖然對於這一個定義以及語言與思維的關係至今仍在研究和討論,但是如果提出以下三個題綱不會引起太多的爭論:①語言是一項偉大的人類文明。②人類語言跟其他動物的交際係統有本質區別。③人類語言的重要特征是無限豐富和不斷創新。

當語言變成文字,進而發展成詩歌、散文、小說,語言就不僅僅是一種信息的載體,而且是一種美的載體,語言也就成了更高層次的文明。因此,從來教育就離不開語言,一所好的大學也總是具備優秀的語言教育能力和良好的人文語言校園環境,這就是為什麼北京郵電大學要在新世紀創辦一所語言學院。

人類的語言種類在逐年減少。一萬年前,人類一百萬人口有15000種語言,現在60億人口有語言6900種。德國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再過100年擁有100億人口的世界大約會保存4600種語言。而到更遠的將來,人口保持在百億的人類能流行的語言將減少為70種。如何評價這些變化,是否真的需要遣責,因特網是小語種殺手,那是社會學、民族學、倫理學和政治學研究的範疇。我們感興趣的、為辦好語言學院提供參考的一個事實是:當今人類世界,使用最多、最廣的兩種語言是漢語和英語。

1999年10月,江澤民主席訪問英國,我有幸應邀參加倫敦市長歡迎宴會,兩件事情印象深刻。第一件,江主席用英文所作講演贏得經久不息的掌聲。我猜想,貴族紳士、議員、市民由衷的掌聲中有一部分是獻給演講人對世界和平發展的精辟論述,一部分則是獻給演講人優美的語言。第二件,倫敦市長席間講話中,提到中國講英語的人數已經超過英倫三島母語人數時,贏得一片掌聲。我猜想,這片掌聲的一半是出於英國人對自己母語的自豪,另一半則是獻給一個開放的中國,麵向世界的中國,外語教學取得成功的中國。

或許可以說,中國人講什麼語言,就注定了什麼語言會發展。因此中國的高等教育就更得加倍地重視語言學科的建設。在語言學院的建設初期,努力抓好英、漢兩大語種的教學工作和學科建設,應該得到我們教師和學生的認同,形成共識。

我們正走進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人類語言的種類確實會急劇減少,但同時也對語言賦於越來越多的新的含義。我曾經拜讀過鍾義信副校長的幾篇論文,他將信息分為語符、語法、語義三個層次,就是說,科學家借用對語言的認識來分析信息。信息科學還創造了很多計算機語言,並且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課程。當然,我並不是希望要把計算機語言列為語言學院的一個專業。但是我確實相信,語言學院有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我也期待著有一天,以信息科技著稱的北郵,能在人機對話語言,在人腦與電腦的接口等新的研究方向、邊緣學科方麵取得成就。我同樣期待著,在這樣的成就裏,有我們語言學院的重要貢獻。

老師們,同學們

我們已經有一支英語教學、漢語教學的骨幹教師隊伍,我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們的大學英語、研究生英語教學在高校中享有聲譽,漢語教學的影響也在日益擴大,我們的大學日語教學質量也可引以為自豪。今天,語言學院的成立,一定能為全校提供更好的語言教育環境,保證更高的語言教學質量,創造更出色的語言研究成果,培養更多的語言人才。

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祝語言學院蓬勃發展!

祝語言學院第一批教授、教師事業發達!

祝語言學院第一批學生前程遠大!

謝謝大家!

塑造青春的美擁有美的青春

──在五月鮮花合唱節上的即席講話

(2000年5月13日)

同學們:

人生是多方麵的,青春是絢麗多彩的。中華五千年文明把人生境界濃縮歸納為三個字:真、善、美。

真,是指人與自然的關係,科學追求真,技術追求真。

善,是講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人文科學講善,社會主義是善。

美,麵向人的感受、討論人與自我,藝術唯美,文學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