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百二十二章 尾聲(完本)(1 / 1)

下麵是設定裏的大綱,算是給大家一個盼頭!

海商卷:

在利用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等手段席卷了整個嘉興府的絲綢行業後,林河組建的商會實質上已經成為了製霸整個江南的巨大利益團體,同時他也暗地裏收編了地方上原本零碎的黑道勢力。

在向胡宗憲提供大筆軍費的同時,林河也和戚繼光俞大猷等人交好,此外林河和自己培養的兄弟林漢文以及書院的學生涉足科舉,在擁有了官麵上的身份後,林河開始進行海上的走私貿易,同時也參與到了和倭寇的戰爭之中。

因為獻書和向嘉靖皇帝私人貢獻財貨的原因,林河的走私盡管受到了朝中大臣的攻訐,但都不了了之,而這個時候林河也開始向太子府投注,通過高拱成功地加入了太子府。

林河一方麵向太子府提供金錢,一方麵也開始影響胡宗憲,讓胡宗憲和已經日薄西山的嚴黨切割,避免因為嚴黨倒台而受到牽連。同時他也利用和李時珍的交情,救下了自己的大舅子,本來在曆史上暴病而亡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嚴黨倒台後,因為林河的努力,胡宗憲並沒有受到影響,依然在浙江主持剿倭大業,而陸炳也依然把持著錦衣衛的權力,在嘉靖皇帝駕崩後,隆慶皇帝的時代裏,鬥倒了嚴黨的徐階成了林河他們最大的敵人。

這個時候,林河在朝廷裏雖然隻是錦衣衛的一個小小經曆,但是他卻已經事實上組織起了一個以鄉黨和錦衣衛出身為核心的政治團體,圍繞著開海和徐階為首的傳統官僚進行了爭鋒相對的鬥爭。

東瀛卷:

徐階倒台後,萬曆皇帝登基,曾經的盟友高拱和張居正成為了林河的敵人。

麵對張居正,林河選擇了退讓,而是專心地負責教導年幼的萬曆皇帝,他要讓這個曆史上因為文官而選擇當了宅男的聰明皇帝,成為大明的漢武帝。

林河集團陷入了蟄伏,但是錦衣衛依然捍衛著皇權,張居正最終還是成為了內閣首輔,但是卻沒有曆史上那麼權勢滔天,麵對控製著富庶江南的林河集團,他也隻能選擇妥協。

張居正的改革開始了,林河卻把目光投向了日本,在曆史的軌跡中,二十多年後豐成秀吉入侵朝鮮,而他卻要把這一切都扼殺在萌芽裏。

陸炳終於因為舊病退出了錦衣衛,林河把自己的老師孫玉伯推了上去,而他則選擇了前往日本,讓大明正式卷入了日本的戰國時代,而這一次他選擇了織田信長作為代理人,因為隻有織田信長才能讓整個日本徹底陷入混亂。

製霸了東南亞航線的大明水師,在俞大猷的帶領下,隨時準備著進攻日本,而錦衣衛也在林河的指揮下,在日本如同蜘蛛般撥弄著那些野心家。

最終作為日本象征的天皇一脈被織田信長徹底趕盡殺絕,但隨後這位完成了天下人夢想的第六天魔王,就被得到大明水師支持的各地大名聯手圍攻,在京都自焚而亡。

德川家依然上位了,因為德川家康實在是個聰明人,而林河也沒有對日本抱有領土要求,隻是日本事實上成為了大明的商品傾銷地。

西北卷:

日本的降服,讓大明獲得了穩定的金銀來源,財政狀況的好轉,也讓張居正的改革得到了緩和,隻是因為理念的不同,林河和張居正依然勢同水火。

盡管林河集團所代表的帝黨勢力已經有了正麵挑戰張居正為首的傳統文官勢力,但林河依然勸阻了年輕氣盛的萬曆皇帝,而是加大了對於九邊和蒙古的滲透,他要萬曆皇帝禦駕親征,徹底解決北方邊境的隱患,以馬上皇帝的無敵雄姿回京,成為大明的真正主宰。

在林河和戚繼光的輔佐下,年輕的萬曆皇帝成為了太祖成祖之後,武功最強盛的皇帝,而在大軍攜大勝之勢回京後,張居正黯然退出了政壇,但他也同樣保住了性命和富貴。

林河用這一次親征,讓年輕的萬曆皇帝見識到了這個世界有多大,而這時候絲綢之路的重啟,也讓大明朝廷的目光轉向到了遙遠的歐洲。